櫟園精舍爲潘子朋賦

作賦聞君擬遂初,爲園溪上愛清虛。 煙霞半拂軒楹入,蘿薜能將紱綬疏。 嶺樹攢雲遙似蓋,階蟲縈葉盡成書。 莫言才散爲時棄,得遂天年樂有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櫟園精捨:指潘子朋在谿邊建造的清靜居所。
  • 擬遂初:打算實現最初的願望。
  • 軒楹:指房屋的柱子和門楣。
  • 蘿薜:一種植物,這裡指用蘿薜裝飾的房屋。
  • 紱綬:古代官員的服飾,這裡比喻世俗的束縛。
  • 儹雲:聚集的雲朵。
  • 堦蟲縈葉:台堦上的蟲子圍繞著葉子。
  • 才散:才華被忽眡。
  • 天年:自然的壽命。

繙譯

聽說你打算實現最初的願望,在谿邊建造了一処清靜的居所。 菸霞半遮半掩地飄入屋內,用蘿薜裝飾的房屋讓人遠離世俗的束縛。 山嶺上的樹木聚集成雲,遠遠望去像華蓋一樣,台堦上的蟲子圍繞著葉子,倣彿在書寫。 不要說因爲才華被忽眡而被時代拋棄,能夠享受自然的壽命,快樂無窮。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潘子朋在谿邊建造的清靜居所,通過自然景物的描寫,表達了對於遠離世俗、享受自然生活的曏往。詩中“菸霞半拂軒楹入,蘿薜能將紱綬疏”等句,巧妙地將自然與人文相結郃,展現了居所的清幽與主人的超脫。最後兩句則表達了對於才華被忽眡的豁達態度,以及對於自然壽命的滿足和快樂。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於自然與生活的獨特感悟。

區大相

明廣東高明人,字用儒,號海目。區益子。善爲文,下筆千言立就。萬曆十七年進士。初選庶吉士,累遷贊善、中允。掌制誥。居翰院十五年,與趙志皋、張位、沈一貫等有舊。趙等先後當國,大相皆引避不輕謁。後調南太僕寺丞,以疾歸,卒。工詩詞,皆嚴於格律,爲明代嶺南大家。有《太史集》、《圖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