燭影搖紅 · 杜鵑

· 高濂
咽露啼風,殘春留得三更月。紅巾絳焰佔芳時,迸火風前熱。爲想巴雲楚水,洗不盡、枝頭淚血。落日爭明,殘霞出豔,繁星當夕。 莫問興亡,洛陽啼處曾悲客。哀魂猶似怨當年,聲裏含悽切。偏是春宵易曉,更莫遣、歌閒酒歇。滿酬塢使,沉醉花王,鶴休佔絕。
拼音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咽露啼風:形容杜鵑鳥在風中含着露水啼鳴,咽(yè)。
  • 紅巾絳焰:形容花朵色彩鮮豔,紅巾指紅色的巾幗,絳焰指深紅色的火焰。
  • 迸火風前熱:形容花朵在風中如火般熱烈。
  • 巴雲楚水:指巴蜀和楚地的山水,泛指杜鵑鳥的棲息地。
  • 洗不盡、枝頭淚血:比喻杜鵑鳥的啼聲如同哭泣,淚血形容啼聲悽切。
  • 落日爭明:形容落日的餘暉與杜鵑花爭豔。
  • 殘霞出豔:形容晚霞的豔麗。
  • 繁星當夕:形容夜晚繁星點點。
  • 洛陽啼處曾悲客:指洛陽的杜鵑啼聲曾引起過客的悲傷。
  • 哀魂猶似怨當年:形容杜鵑的啼聲如同哀怨的魂魄。
  • 聲裏含悽切:形容杜鵑的啼聲中帶有淒涼和切痛。
  • 滿酬塢使:塢使指管理花塢的人,滿酬指杜鵑花盛開,回報了花塢的管理者。
  • 沉醉花王:花王指牡丹,沉醉形容牡丹的美麗使人陶醉。
  • 鶴休佔絕:鶴休指鶴停止鳴叫,佔絕形容杜鵑的啼聲蓋過了其他聲音。

翻譯

在風中含着露水啼鳴的杜鵑,讓春天的殘月留到了三更時分。花朵如紅巾絳焰般鮮豔,在風中熱烈地綻放。想那巴蜀和楚地的山水,也洗不盡枝頭上杜鵑啼聲中的淚血。落日的餘暉與杜鵑花爭豔,晚霞顯得格外豔麗,夜晚則是繁星點點。

不必問及興亡之事,洛陽的杜鵑啼聲曾引起過客的悲傷。那哀怨的啼聲彷彿在怨恨當年,聲音中充滿了淒涼和切痛。偏偏春宵易逝,更不要讓歌聲和酒宴停歇。杜鵑花盛開,回報了花塢的管理者,牡丹的美麗使人陶醉,而杜鵑的啼聲蓋過了其他聲音。

賞析

這首作品以杜鵑爲主題,通過描繪杜鵑在風中啼鳴、花朵的鮮豔以及落日、晚霞、繁星等自然景象,營造出一種悽美而又富有詩意的氛圍。詞中「咽露啼風」、「紅巾絳焰」等生動形象的描繪,展現了杜鵑的哀婉與美麗。同時,通過對洛陽杜鵑啼聲的回憶,表達了詞人對過往時光的哀思和對興亡的感慨。整首詞情感深沉,語言優美,展現了高濂對自然與人生的深刻感悟。

高濂

高濂,字深甫,號瑞南,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明萬曆年間的名士、戲曲家、養生家及書籍收藏家。工詩詞及戲曲,藏書豐富,“少嬰贏疾,復苦瞶眼”,高濂喜歡談醫道,重養生,諮訪奇方祕藥,用以治療贏疾,眼疾遂愈。曾在北京鴻臚寺任官,後隱居西湖。高濂平生著作甚豐,主要有《玉簪記》、《節孝記》、《遵生八箋》、《草花譜》、《野蔌品》、《四時幽賞》、《四時逸事》、《藝花譜》、《蘭譜》等。 ► 25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