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白薴:白色的薴麻,這裏指用薴麻製成的衣服。
- 嫋嫋:形容聲音婉轉悠揚。
- 澄心:使心靈清澈,指冥想或靜心。
- 玲瓏:形容聲音清脆悅耳。
翻譯
穿着新制的白薴衣,夜晚的空氣格外清新,竹枝輕輕搖曳,彷彿壓低了雲彩。我自愧是一個默默靜坐,內心澄澈的冥想者,卻辜負了那玲瓏月下傳來的美妙歌聲。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個靜謐的夜晚,詩人身着白薴衣,感受到夜晚的清新。竹枝的搖曳與雲彩的低垂,營造出一種幽靜而神祕的氛圍。詩人在這樣的環境中靜坐冥想,卻因聽到月下玲瓏的歌聲而感到自愧,認爲自己未能完全沉浸在冥想之中,辜負了這美妙的音樂。表達了詩人對自然與音樂的熱愛,以及對內心寧靜的追求。
陶益
陶益,字允謙,號練江居士、江門迂客。其祖本爲鬱林人,附籍新會。明世宗嘉靖三十五年(一五五六)以明經授江西永新訓導。讀書博學強記,精易通理。嘗日集諸生,講白沙之學於明倫堂;又構樾墩書屋,讀書其中。撫按交薦,以目疾辭歸,年八十卒。著有《練江子樾墩集》。清顧嗣協《岡州遺稿》卷五、清溫汝能《粵東詩海》卷二一有傳。
► 518篇诗文
陶益的其他作品
- 《 夢觀燈賦詩末聯由俗物敗意而罷醒後足之憶錄以紀異 》 —— [ 明 ] 陶益
- 《 寒宴樂 》 —— [ 明 ] 陶益
- 《 寒食同豫章鄧徵君郊行 》 —— [ 明 ] 陶益
- 《 西莊泛觴吟 》 —— [ 明 ] 陶益
- 《 順德劉生惠鶴即教扎竹以闌之越月馴戲而賦此 》 —— [ 明 ] 陶益
- 《 訪鄭隱君不遇二首 其二 》 —— [ 明 ] 陶益
- 《 四相書院夜坐有感 》 —— [ 明 ] 陶益
- 《 喜內弟張蒙泉惠鶴四首 其三 》 —— [ 明 ] 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