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大梁過鄭州感誼敘懷奉寄中丞曾公
昨來忝嘉命,聊得奉英遊。
藩邸聲容盛,中臺禮數優。
歡言承盻睞,展燕極綢繆。
復值疆場暇,高談樽俎籌。
何由譽嘉樹,因復出長楸。
分陝風猶接,遊樑賦易投。
笙鏞奮白日,河嶽懸清秋。
相遇期終在,銜恩惜未酬。
土風初過鄭,封壤漸觀周。
東里多遺愛,南陽有令猷。
緇衣聞夙好,青佩動新愁。
鄭圃行將嫁,溱源遂亂流。
懷君意未已,書此寄離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忝(tiǎn):謙辭,表示自己有愧於承受某種榮譽或待遇。
- 盻(xì):注視。
- 綢繆(chóu móu):纏綿,形容情意深厚。
- 樽俎(zūn zǔ):古代盛酒食的器具,這裏指宴席。
- 笙鏞(shēng yōng):古代的兩種樂器,這裏泛指音樂。
- 緇衣(zī yī):黑色的衣服,古代常指官服。
- 青佩(qīng pèi):青色的佩玉,古代官員的飾物。
- 鄭圃(zhèng pǔ):地名,指鄭國的園地。
- 溱源(zhēn yuán):水名,指溱水之源。
翻譯
昨來有幸得到您的邀請,得以與英才共遊。 藩王的府邸聲勢顯赫,中臺的禮遇優厚。 歡快的交談中感受到您的青睞,宴席上情意纏綿。 又逢邊疆安寧之時,我們在宴席上高談闊論。 如何讚美這美好的樹木,又見到了高大的楸樹。 分陝之地風俗依舊,遊梁之賦容易投合。 笙鏞之聲響徹白日,河嶽之間清秋高懸。 相遇的期望始終在心,感恩之情未曾報答。 初過鄭地的風土人情,逐漸觀察周朝的封地。 東里留下了許多遺愛,南陽有着美好的政績。 聽說緇衣之好是舊習,青佩之動引起新愁。 鄭圃即將出嫁,溱源之水開始亂流。 懷念您的情意未盡,寫下此信寄託離別的憂愁。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對曾公的深厚情誼和離別之時的憂愁。詩中,作者回憶了與曾公在藩邸的歡聚時光,感激曾公的禮遇和青睞。同時,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如嘉樹、長楸、河嶽等,抒發了對曾公的讚美和懷念。詩的結尾,作者以鄭圃將嫁、溱源亂流爲喻,表達了對離別的不捨和憂愁,情感真摯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