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得瓊島

瓊島帶天池,文明覆在茲。 聖人曾慕此,君子昔居之。 氣候看仍別,波濤涉不疑。 珠崖含月吐,鵬翥共雲垂。 地盡南浮日,天長北望時。 因君奏海賦,彼甸更言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瓊島:指海南島,因其風景秀麗,物産豐富,故有“瓊”之美譽。
  • 帶天池:形容海南島周圍的海域寬廣,如同環繞著天空的池塘。
  • 文明複在玆:文明再次在此地繁榮。
  • 聖人曾慕此:古代的聖人曾經曏往這裡。
  • 君子昔居之:有德行的人曾經居住在這裡。
  • 氣候看仍別:這裡的氣候與其他地方有所不同。
  • 波濤涉不疑:麪對洶湧的海浪,沒有絲毫的疑慮。
  • 珠崖含月吐:形容海南島的崖壁在月光下顯得格外美麗。
  • 鵬翥共雲垂:大鵬展翅,與雲彩一同垂落,形容景象壯觀。
  • 地盡南浮日:太陽在南方地平線上浮現,意味著極南之地。
  • 天長北望時:曏北望去,天空似乎無邊無際。
  • 奏海賦:創作關於海洋的賦文。
  • 彼甸更言奇:那裡的景象更加奇異。

繙譯

海南島環繞著如同天空池塘般的海域,文明再次在此地繁榮。古代的聖人曾經曏往這裡,有德行的人也曾居住於此。這裡的氣候與其他地方有所不同,麪對洶湧的海浪,沒有絲毫的疑慮。海南島的崖壁在月光下顯得格外美麗,大鵬展翅,與雲彩一同垂落,景象壯觀。太陽在南方地平線上浮現,曏北望去,天空似乎無邊無際。創作關於海洋的賦文,那裡的景象更加奇異。

賞析

這首作品贊美了海南島的獨特風光和歷史文明。通過描繪海南島的自然景觀和氣候特點,以及歷史上聖人和君子的居住,表達了作者對這片土地的曏往和敬仰。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如“瓊島帶天池”、“珠崖含月吐”等,展現了海南島的壯麗與神秘。結尾提到創作海洋賦文,暗示了海南島的奇異景象值得深入探索和贊美。

區大相

明廣東高明人,字用儒,號海目。區益子。善爲文,下筆千言立就。萬曆十七年進士。初選庶吉士,累遷贊善、中允。掌制誥。居翰院十五年,與趙志皋、張位、沈一貫等有舊。趙等先後當國,大相皆引避不輕謁。後調南太僕寺丞,以疾歸,卒。工詩詞,皆嚴於格律,爲明代嶺南大家。有《太史集》、《圖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