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君圖

· 陶安
龍沙月照漢宮詞,毳錦衣裘換陸離。 君命和親勞敢憚,夫綱定分死難移。 春隨驕馬觀胡隊,玉立諸姬拜女師。 花貌承恩多見棄,長安金屋亦何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龍沙:指邊塞地區。
  • 毳錦衣裘:用細毛織成的錦緞製成的衣服和皮裘。
  • 陸離:色彩斑斕,絢麗多彩。
  • 和親:指古代漢族王朝與邊疆民族通過婚姻聯姻以達到和平共處的政策。
  • 夫綱:指丈夫的權威和地位。
  • 定分:確定的身份和地位。
  • 玉立:形容女子姿態優美。
  • 諸姬:指其他宮女或妃子。
  • 女師:女子的老師或指導者。
  • 承恩:受到寵愛。
  • 見棄:被遺棄。
  • 長安金屋:指皇宮中的華麗住所。

翻譯

月光照耀在邊塞的沙漠上,漢宮中的詞曲迴盪,昭君穿着由細毛織成的錦緞衣裳,色彩斑斕。 她遵從君王的命令,勇敢地承擔和親的重任,丈夫的權威和地位是不可動搖的,即使面臨死亡也難以改變。 春天,她隨着高貴的馬匹觀看胡人的隊伍,姿態優美的她被其他宮女尊敬爲女師。 儘管她的美貌曾受到寵愛,但最終還是被遺棄,長安皇宮中的華麗住所又有何用呢?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昭君和親的場景,通過「龍沙月照」和「毳錦衣裘」等意象,展現了邊塞的遼闊與昭君的華麗。詩中「君命和親」和「夫綱定分」凸顯了昭君的忠誠與堅定,而「玉立諸姬」和「花貌承恩」則描繪了她的優雅與受寵。最後,「見棄」和「長安金屋」的對比,深刻反映了昭君命運的無奈與悲哀,表達了對她命運的同情與感慨。

陶安

明太平府當塗人,字主敬。元順帝至正四年舉人。授明道書院山長,避亂家居。朱元璋取太平,安出迎,留參幕府,任左司員外郎。洪武元年任知制誥兼修國史,尋出任江西行省參知政事,卒官。有《陶學士集》。 ► 85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