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湖口

· 陶安
荊楚東疆合衆流,微茫天宇一浮鷗。 山圍古邑當湖口,水沒平沙露樹頭。 處處茅茨松葉暝,蕭蕭風日荻花秋。 何時訪友章江上,共倚朱簾畫棟樓。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荊楚:古代楚國的別稱,指今湖南、湖北一帶。
  • 東疆:東部邊疆。
  • 微茫:隱約,不清晰。
  • 天宇:天空。
  • 浮鷗:漂浮的鷗鳥,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活。
  • 古邑:古老的城邑。
  • 湖口:湖的出口,這裏指湖口縣,位於江西省。
  • 水沒平沙:水淹沒了平坦的沙灘。
  • 露樹頭:露出樹梢。
  • 茅茨:茅草屋頂。
  • 松葉暝:松樹葉子昏暗。
  • 蕭蕭:形容風聲。
  • 荻花:一種植物的花,秋天開放。
  • 章江:江名,流經江西省。
  • 朱簾畫棟樓:裝飾華麗的樓閣。

翻譯

荊楚的東部邊疆匯聚了衆多河流,天空隱約可見一隻漂浮的鷗鳥。羣山環繞着古老的城邑,正對着湖的出口,水淹沒了平坦的沙灘,只露出樹梢。處處是茅草屋頂,松樹葉子昏暗,風聲蕭蕭,荻花在秋日裏搖曳。何時能拜訪朋友于章江之上,共同倚靠在裝飾華麗的樓閣中,欣賞美景。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湖口縣的秋日景色,通過「山圍古邑」、「水沒平沙」等意象,展現了湖口獨特的地理環境。詩中「微茫天宇一浮鷗」寓意着詩人漂泊不定的情感。末句「何時訪友章江上」,表達了詩人對友情的嚮往和對安定生活的渴望。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敏銳觀察和深沉感慨。

陶安

明太平府當塗人,字主敬。元順帝至正四年舉人。授明道書院山長,避亂家居。朱元璋取太平,安出迎,留參幕府,任左司員外郎。洪武元年任知制誥兼修國史,尋出任江西行省參知政事,卒官。有《陶學士集》。 ► 85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