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舫新成諸薦紳先生詩枉次答

刳木虛中用本奇,溯流那借力推移。 行隨茶竈何妨酒,泊近梅花每費詩。 破浪莫辭催棹急,得風尤戒盡帆飛。 滄浪歌罷無人問,自愛鳧鷗共一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刳木虛中:指將木頭挖空,製作成船。刳(kū):挖空。
  • 溯流:逆流而上。溯(sù):逆流。
  • 茶竈:煮茶的小爐竈。
  • 破浪:衝破波浪。
  • 催棹:催促划槳。棹(zhào):船槳。
  • 滄浪歌:古代楚地的一種漁歌。
  • 鳧鷗:野鴨和海鷗。鳧(fú):野鴨。

翻譯

製作一艘挖空木頭的小船,其用途本就奇特,逆流而上又何須外力推動。 船行中帶着茶竈,不妨也帶上酒,停泊時靠近梅花,總是激發詩興。 衝破波浪時不辭辛苦地催促划槳,但得風時也要小心不要讓帆飛得太滿。 唱罷滄浪歌,卻無人問津,我自愛與野鴨和海鷗共遊一溪。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寧靜而自得的船行圖景。詩人通過「刳木虛中」和「溯流」等詞,展現了小船的獨特與逆流而上的堅韌。詩中「茶竈」、「酒」、「梅花」和「詩」等元素,共同營造了一種閒適而富有詩意的生活氛圍。結尾的「滄浪歌罷無人問,自愛鳧鷗共一溪」,則表達了詩人超然物外,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情懷。

區元晉

區元晉,字惟康。新會人。越子。明世宗嘉靖四年(一五二五)舉人。官雲南鎮南知州,晉福建興化府同知。著有《見泉集》。清溫汝能《粵東詩海》卷二一、清道光《廣東通志》卷二七四等有傳。區元晉詩,以附於明萬曆四十四年刻區越撰《鄉賢區西屏集》之《區奉政遺稿》爲底本,參校一九五四年重印《區西屏見泉二公合集》中之《奉政區見泉公遺集》。 ► 4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