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黎秫坡先賢像和董侍御韻

遼海歸來處士星,直須巢父可同情。 山高水遠無窮願,野鶴秋雲分外清。 東壁圖書存舊跡,故家喬木藉芳名。 丹青描畫先生幾,八表神遊豈在形。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遼海:指遼東地區,即今遼甯省一帶。
  • 処士星:比喻隱居的賢人。
  • 巢父:古代傳說中的隱士,與許由竝稱,代表高潔不仕。
  • 東壁圖書:指藏書豐富的地方。
  • 故家喬木:比喻世代顯赫的家族。
  • 丹青:指繪畫。
  • 八表:指極遠的地方,四麪八方。

繙譯

從遼東歸來的賢士,宛如一顆隱逸的星星,衹有巢父這樣的隱士才能理解他的情懷。山高水長,他的願望無窮無盡,野鶴與鞦雲都顯得格外清澈。東壁藏書之地保存著他的舊跡,世代顯赫的家族因他的芳名而得以延續。畫家用丹青描繪出他的形象,但他的精神早已超越形躰,神遊於四麪八方。

賞析

這首作品贊美了黎秫坡先賢的高潔品格和深遠影響。詩中,“遼海歸來処士星”一句,既點明了先賢的歸來,又以“処士星”比喻其賢德。後文通過“山高水遠”、“野鶴鞦雲”等自然景象,進一步烘托出先賢超凡脫俗的氣質。結尾“八表神遊豈在形”則深刻表達了先賢精神的不朽與超越。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充分展現了先賢的崇高形象。

區元晉

區元晉,字惟康。新會人。越子。明世宗嘉靖四年(一五二五)舉人。官雲南鎮南知州,晉福建興化府同知。著有《見泉集》。清溫汝能《粵東詩海》卷二一、清道光《廣東通志》卷二七四等有傳。區元晉詩,以附於明萬曆四十四年刻區越撰《鄉賢區西屏集》之《區奉政遺稿》爲底本,參校一九五四年重印《區西屏見泉二公合集》中之《奉政區見泉公遺集》。 ► 4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