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貽(yí):贈送。
- 寫真:畫像。
- 短筇(qióng):短竹杖。
- 埭(dài):堤壩。
- 七賢:指竹林七賢,魏晉時期的七位名士。
- 瀟灑:自然大方,不拘束。
- 尚憐:仍然珍惜。
- 骨瘦:形容身體瘦弱。
- 顏紅:臉色紅潤。
- 野鶴沙鷗:比喻隱士或閒散之人。
- 社:指結社,聚集在一起的團體。
翻譯
我拄着短竹杖,醉醺醺地在堤壩的東西兩頭徘徊,不是坐在花叢中,就是坐在竹林裏。我的身體雖然老態龍鍾,但我的精神卻像竹林七賢一樣自然大方,不受拘束。我仍然珍惜自己瘦弱的身體,不是因爲詩作的消瘦,而是驚訝於自己臉色紅潤,那是因爲飲酒所致。我就像野鶴和沙鷗一樣,有自己的結社,希望你能憑此描繪出我在水雲之間的形象。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位老者醉後的形象,通過「短筇扶醉」、「不坐花叢便竹叢」等生動細節,展現了老者隨性自然的生活態度。詩中「四大形骸遺老態,七賢瀟灑自清風」一句,既表達了老者對自己老態的接受,又展現了他內心如竹林七賢般的瀟灑與不羈。最後兩句「野鶴沙鷗元有社,憑君描畫水雲中」,則寄託了老者對隱逸生活的嚮往,希望畫工能將自己的形象定格在水雲之間,表達了一種超脫世俗、追求自由的精神境界。
區元晉
區元晉,字惟康。新會人。越子。明世宗嘉靖四年(一五二五)舉人。官雲南鎮南知州,晉福建興化府同知。著有《見泉集》。清溫汝能《粵東詩海》卷二一、清道光《廣東通志》卷二七四等有傳。區元晉詩,以附於明萬曆四十四年刻區越撰《鄉賢區西屏集》之《區奉政遺稿》爲底本,參校一九五四年重印《區西屏見泉二公合集》中之《奉政區見泉公遺集》。
► 470篇诗文
區元晉的其他作品
- 《 宦邸和寄社英 》 —— [ 明 ] 區元晉
- 《 元日書懷 》 —— [ 明 ] 區元晉
- 《 退齋林都憲餞別詩教和答 》 —— [ 明 ] 區元晉
- 《 題弄花香滿衣 》 —— [ 明 ] 區元晉
- 《 嶽伯丘荊川宴方岳臺過承三顧疊惠臨別遠送 》 —— [ 明 ] 區元晉
- 《 新舫初登用古詩韻 其二 》 —— [ 明 ] 區元晉
- 《 厓山弔古和石源吳博士 》 —— [ 明 ] 區元晉
- 《 厓山弔古和石源吳博士 》 —— [ 明 ] 區元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