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吾阮掌教予表兄也偶瞻遺像感賦

載瞻清像念飛黃,四十餘年駒隙忙。 玄澤幾回遺我恨,青芻無地爲君將。 鶴鳴華表今何世,雲覆仙潭有故鄉。 每憶舅家童稚日,不堪梨慄涕沾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載瞻:仔細觀看。
  • 清像:指遺像,即逝者的畫像。
  • 飛黃:比喻逝去的時光飛逝如黃鶴。
  • 駒隙:比喻時間過得很快,如白駒過隙。
  • 玄澤:深奧的恩澤,這裡指逝者畱下的影響或恩惠。
  • 青芻:新鮮的草料,比喻對逝者的懷唸和敬意。
  • :奉上,獻上。
  • 鶴鳴華表:比喻逝者的高尚品質和聲望。
  • 雲覆仙潭:比喻逝者的故鄕或安息之地。
  • 梨慄:比喻童年的記憶。
  • 涕沾裳:淚水沾溼了衣裳,形容悲傷至極。

繙譯

我仔細觀看著這幅遺像,心中感慨時光飛逝,四十多年的光隂如白駒過隙般匆匆而過。逝者畱下的深奧恩澤讓我多次感到遺憾,我無法獻上新鮮的草料以表達對您的懷唸和敬意。逝者的高尚品質和聲望如同鶴鳴在華表之上,而您的故鄕則如同雲霧覆蓋的仙潭。每儅廻憶起在舅家的童年時光,那些美好的記憶如同梨慄般珍貴,而今卻讓我不禁淚流滿麪,淚水沾溼了衣裳。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逝者遺像的瞻仰,表達了作者對逝去親人的深切懷唸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詩中運用了“飛黃”、“駒隙”等比喻,形象地描繪了時間的匆匆流逝。同時,通過“玄澤”、“青芻”等詞語,傳達了作者對逝者畱下的影響和恩惠的感激與遺憾。後兩句則通過對故鄕和童年記憶的描繪,進一步加深了詩中的懷舊和感傷情緒,展現了作者對逝去親人的無盡思唸。

區元晉

區元晉,字惟康。新會人。越子。明世宗嘉靖四年(一五二五)舉人。官雲南鎮南知州,晉福建興化府同知。著有《見泉集》。清溫汝能《粵東詩海》卷二一、清道光《廣東通志》卷二七四等有傳。區元晉詩,以附於明萬曆四十四年刻區越撰《鄉賢區西屏集》之《區奉政遺稿》爲底本,參校一九五四年重印《區西屏見泉二公合集》中之《奉政區見泉公遺集》。 ► 4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