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壚翁明府約顧論詩屢候不至用韻迓之

萬花叢裏着先生,不羨朱門有鉅卿。 供世自甘腰懶折,閱人那肯眼回青。 杖尋花柳須乘興,錦佩奚童可乞靈。 莫待春池畦部滿,陽和閒落鼓吹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酒壚翁:指在酒店中賣酒的老人。
  • 明府:古代對縣令的尊稱。
  • 朱門:古代王侯貴族的住宅大門漆成紅色以示尊異,故以「朱門」爲貴族邸第的代稱。
  • 鉅卿:大官,高官。
  • 閱人:觀察人,看人。
  • 回青:指改變態度,變得熱情。
  • 杖尋:拄着柺杖尋找。
  • 花柳:指美麗的景色,也指妓女或妓院。
  • 錦佩奚童:指穿着華麗的小童。
  • 乞靈:求助於神靈或某種超自然的力量。
  • 陽和:春天的暖氣。
  • 鼓吹:古代的一種器樂合奏,即「鼓吹樂」,亦即《樂府詩集》中的鼓吹曲。用鼓、鉦、簫、笳等樂器合奏。

翻譯

在萬花叢中,我遇見了那位先生,他並不羨慕那些高門大戶中的權貴。他自甘於世俗的懶散,不輕易彎腰屈膝,看人時也不輕易改變他那冷漠的眼神。他喜歡拄着柺杖在花柳間尋找樂趣,帶着華麗的小童,彷彿能求得神靈的庇佑。他不要等到春池水滿,春意盎然時纔去欣賞,而是在春光正好時,悠閒地聽着鼓吹樂,享受生活。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位超然物外、不隨波逐流的隱士形象。他不羨慕權貴,自甘於平淡的生活,喜歡在自然中尋找樂趣。詩中通過對比「朱門」與「萬花叢」,突出了隱士的高潔品格。後兩句則通過細膩的描寫,展現了隱士的生活情趣和超脫態度,表達了對隱逸生活的嚮往和讚美。

區元晉

區元晉,字惟康。新會人。越子。明世宗嘉靖四年(一五二五)舉人。官雲南鎮南知州,晉福建興化府同知。著有《見泉集》。清溫汝能《粵東詩海》卷二一、清道光《廣東通志》卷二七四等有傳。區元晉詩,以附於明萬曆四十四年刻區越撰《鄉賢區西屏集》之《區奉政遺稿》爲底本,參校一九五四年重印《區西屏見泉二公合集》中之《奉政區見泉公遺集》。 ► 4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