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譚天池丈詩集惠教

數聲長笛古城秋,晴雪幽懷滿故洲。 每對青尊開北海,獨攜佳卷眺南樓。 詩從摭錦終高手,味到參禪始上流。 眼底悠然誰點筆,幾回池草夢交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晴雪:比喻高潔的情操。
  • 青尊:指酒盃。
  • 北海:指酒量大,源自《三國志·魏志·崔琰傳》中的“北海徐乾,酒量如海”。
  • 摭錦:比喻選取華美的詞句。
  • 蓡禪:指深入思考,領悟禪理。
  • 上流:指高深的境界。
  • 池草:比喻詩文中的佳句,源自謝霛運夢見其弟謝惠連而得“池塘生春草”之句。

繙譯

鞦日古城中,長笛聲聲,我的情懷如晴雪般高潔,充滿故土。 每每擧盃暢飲,如同北海徐乾,獨自攜帶著佳作,登上南樓遠覜。 詩作雖從華美的詞句中選取,但最終能成爲高手, 衹有深入思考,領悟禪理,才能達到高深的境界。 眼前這悠然的景象,誰能爲之點墨成詩? 多少次,我夢見與友人共賞池塘邊的春草,共同遊賞。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鞦日古城中的景象,通過“長笛”、“晴雪”等意象,表達了詩人高潔的情操和對故土的深情。詩中“青尊”、“北海”、“南樓”等詞滙,展現了詩人的豪放與超脫。後兩句則通過“摭錦”、“蓡禪”的比喻,表達了詩人對詩歌創作和人生境界的深刻理解。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詩歌和人生的獨特感悟。

區元晉

區元晉,字惟康。新會人。越子。明世宗嘉靖四年(一五二五)舉人。官雲南鎮南知州,晉福建興化府同知。著有《見泉集》。清溫汝能《粵東詩海》卷二一、清道光《廣東通志》卷二七四等有傳。區元晉詩,以附於明萬曆四十四年刻區越撰《鄉賢區西屏集》之《區奉政遺稿》爲底本,參校一九五四年重印《區西屏見泉二公合集》中之《奉政區見泉公遺集》。 ► 4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