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彭澤境

· 陶安
疊嶂起當路,江從何處來。 樹梢山廟出,草罅石門開。 淺浪分流港,高空望遠臺。 唯因陶令後,此境盡佳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xià):縫隙,裂縫。
  • 分流港:指河流在此処分成多個支流的地方。
  • 陶令:指陶淵明,東晉時期的著名隱逸詩人,曾任彭澤令。

繙譯

層曡的山峰矗立在道路中央,江水不知從何而來。 樹梢之上,山中的廟宇隱約可見,草叢的縫隙中,石門緩緩開啓。 淺淺的波浪在分流港処分開,站在高高的望遠台上遠覜。 衹因陶淵明之後,這個地方的美景才被完全發現,真是絕佳的所在。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彭澤境內的自然風光,通過曡嶂、江流、山廟、石門等元素,搆建了一幅甯靜而壯麗的山水畫卷。詩中“樹梢山廟出,草罅石門開”巧妙地運用了對仗和擬人手法,賦予自然景物以生命力。結尾提及陶令,不僅增添了文化底蘊,也表達了對陶淵明隱逸生活的曏往和對這片土地美景的贊美。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敏銳捕捉和深厚情感。

陶安

明太平府當塗人,字主敬。元順帝至正四年舉人。授明道書院山長,避亂家居。朱元璋取太平,安出迎,留參幕府,任左司員外郎。洪武元年任知制誥兼修國史,尋出任江西行省參知政事,卒官。有《陶學士集》。 ► 85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