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僧玄虛未面題壁

· 陶益
招題煙霧暝,古剎迷幽徑。 參禪不見僧,翻疑僧入定。 踟躅山門中,梵劫總虛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míng):昏暗。
  • 古剎 (gǔ chà):古老的寺廟。
  • 參禪 (cān chán):佛教中的修行方式,通過冥想達到精神上的覺悟。
  • 翻疑 (fān yí):反而懷疑。
  • 踟躅 (chí chú):徘徊不前。
  • 梵劫 (fàn jié):佛教用語,指極長的時間,比喻一切皆空。

翻譯

在煙霧繚繞的昏暗中尋找題字,古老的寺廟隱藏在幽深的小徑中。 想要參禪卻不見僧人,反而懷疑僧人是否已入定。 在山門中徘徊,所有的梵劫都顯得虛無縹緲。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煙霧瀰漫的古寺中尋找僧人的情景,通過「煙霧暝」、「古剎迷幽徑」等意象,營造出一種幽靜而神祕的氛圍。詩中「參禪不見僧,翻疑僧入定」表達了詩人對僧人修行狀態的猜測和敬仰,而「踟躅山門中,梵劫總虛空」則反映了詩人對佛教哲理的深刻理解和感悟。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佛教文化的嚮往和追求。

陶益

陶益,字允謙,號練江居士、江門迂客。其祖本爲鬱林人,附籍新會。明世宗嘉靖三十五年(一五五六)以明經授江西永新訓導。讀書博學強記,精易通理。嘗日集諸生,講白沙之學於明倫堂;又構樾墩書屋,讀書其中。撫按交薦,以目疾辭歸,年八十卒。著有《練江子樾墩集》。清顧嗣協《岡州遺稿》卷五、清溫汝能《粵東詩海》卷二一有傳。 ► 51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