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門行送何檗樵入京

· 陶益
送君出江門,江荇牽蒲藻。上有仲宣之危樓,下有王孫之芳草。 我向行人問路遙,雲有盧溝之古道。古道青青楊柳生,粉署仙郎赴玉京。 樽前此別未足惜,丈夫從來事遠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江門:地名,位於今廣東省江門市。
  • 江荇:水生植物,類似荇菜。
  • 蒲藻:蒲草和藻類,水生植物。
  • 仲宣:指東漢文學家王粲,因其《登樓賦》而聞名。
  • 危樓:高樓。
  • 王孫:泛指貴族子弟。
  • 芳草:香草,常用來比喻有才德的人。
  • 盧溝:即盧溝橋,位於北京西南,是古代通往京城的必經之路。
  • 古道:歷史悠久的道路。
  • 青青:形容植物茂盛的樣子。
  • 楊柳:柳樹,常用來象征離別。
  • 粉署:指翰林院,因翰林院牆壁多粉刷成白色而得名。
  • 仙郎:對才子的美稱。
  • 玉京:指京城,這裡特指明朝的都城北京。
  • 樽前:酒盃前,指飲酒的場郃。
  • 丈夫:有志氣的男子。
  • 遠征:遠行,特指爲了事業或理想而遠行。

繙譯

送你離開江門,江中的荇菜和蒲藻輕輕搖曳。這裡有仲宣曾經登高望遠的危樓,下麪是王孫們畱戀的芳草。 我曏行人詢問路途的遙遠,他們說有通往盧溝的古老道路。古道上楊柳青青,茂盛生長,而你這位粉署中的才子,正要前往玉京。 在酒盃前這次別離竝不值得惋惜,因爲大丈夫從來都是爲了遠大的事業而遠行。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送別場景,通過江門、危樓、芳草等意象,營造出一種既古典又富有詩意的氛圍。詩中提到的仲宣和王孫,分別代表了歷史與現實,增添了詩歌的深度。盧溝古道和青青楊柳,則預示著旅途的艱辛與離別的哀愁。最後,詩人以“丈夫從來事遠征”來表達對友人遠行的理解與支持,躰現了詩人豁達的情懷和對友人前程的美好祝願。

陶益

陶益,字允謙,號練江居士、江門迂客。其祖本爲鬱林人,附籍新會。明世宗嘉靖三十五年(一五五六)以明經授江西永新訓導。讀書博學強記,精易通理。嘗日集諸生,講白沙之學於明倫堂;又構樾墩書屋,讀書其中。撫按交薦,以目疾辭歸,年八十卒。著有《練江子樾墩集》。清顧嗣協《岡州遺稿》卷五、清溫汝能《粵東詩海》卷二一有傳。 ► 51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