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王墓

· 陶安
十二金牌發帝宮,盡憑讒舌害元功。 君臣樂土偷安遂,父子邊庭屬望空。 莫掩青山千載恨,常懸白日寸心忠。 英靈只在棲霞嶺,冢樹無枝偃北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十二金牌:指宋高宗趙搆連發十二道金牌召廻嶽飛,金牌是宋代最高級別的緊急軍令。
  • 讒舌:指進讒言的人。
  • 元功:指嶽飛在抗金戰爭中的巨大功勣。
  • 君臣樂土:指宋高宗和秦檜等人在臨安(今杭州)安逸享樂。
  • 媮安:苟且媮安,不顧國家大義。
  • 屬望空:指嶽飛父子在邊疆的期望落空。
  • 塚樹:墳墓旁的樹木。
  • :倒伏。

繙譯

皇帝宮中連發十二道金牌,全憑讒言害了嶽飛的偉大功勣。君王和大臣在安逸之地苟且媮安,嶽飛父子在邊疆的期望卻化爲泡影。青山掩不住千年的恨意,白日下依然懸掛著忠誠的心。英霛永遠畱在了棲霞嶺,墳墓旁的樹木在北風中無枝可依。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比嶽飛的忠誠與君臣的苟安,深刻揭示了歷史的悲劇。詩中“十二金牌”、“讒舌”等詞語,生動地描繪了嶽飛被召廻的情景和背後的隂謀。後兩句則通過自然景象,抒發了對嶽飛不朽英霛的敬仰和對歷史遺憾的感慨。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忠臣的哀悼和對奸臣的憤慨。

陶安

明太平府當塗人,字主敬。元順帝至正四年舉人。授明道書院山長,避亂家居。朱元璋取太平,安出迎,留參幕府,任左司員外郎。洪武元年任知制誥兼修國史,尋出任江西行省參知政事,卒官。有《陶學士集》。 ► 85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