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秋雨

· 陶安
甘雨知時不待求,使君心事與天遊。 一時潤澤知無價,千里歌謠慶有秋。 山色洗青當郡舍,稻花垂白亞田疇。 作亭曾見東坡記,名筆如今出品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甘雨:及時而有益的雨。
  • 知時:知道時節,適時。
  • 不待求:不需要等待請求,自然而然。
  • 使君:對地方官員的尊稱。
  • 心事:內心所想的事情。
  • 天遊:與天同遊,指順應天意。
  • 潤澤:滋潤,這裏指雨水帶來的滋潤。
  • 無價:無法估量其價值。
  • 歌謠:民間流傳的歌曲,這裏指讚美之歌。
  • 慶有秋:慶祝豐收。
  • 洗青:洗淨,使顏色更鮮亮。
  • 稻花:稻穀的花。
  • 垂白:垂下,這裏形容稻花成熟時的狀態。
  • 亞田疇:田野,田地。
  • 作亭:建造亭子。
  • 東坡記:指蘇軾(蘇東坡)所寫的記述。
  • 名筆:著名的筆墨,這裏指蘇軾的文筆。
  • 出品流:成爲流傳的佳作。

翻譯

及時的好雨無需等待人們的祈求,地方官員的心思與天意相通。 一時的滋潤帶來了無法估量的價值,千里之外的歌謠慶祝着豐收的到來。 山色因雨洗淨而更加青翠,稻花垂下,田野一片豐收景象。 曾經有亭子建造,東坡曾爲此作記,他的文筆如今已成爲流傳的佳作。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秋雨帶來的豐收景象,表達了作者對自然恩賜的感激之情。詩中「甘雨知時不待求」展現了自然界的慷慨與和諧,而「使君心事與天遊」則體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後兩句通過對山色、稻花的描繪,生動地勾勒出一幅豐收的田園畫卷。結尾提及東坡的記述,不僅增添了文化底蘊,也表達了作者對東坡文筆的讚賞。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充滿了對自然和文化的讚美。

陶安

明太平府當塗人,字主敬。元順帝至正四年舉人。授明道書院山長,避亂家居。朱元璋取太平,安出迎,留參幕府,任左司員外郎。洪武元年任知制誥兼修國史,尋出任江西行省參知政事,卒官。有《陶學士集》。 ► 85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