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雨爲平章公作

· 陶安
春雲江上曉陰陰,膏雨知時直萬金。 草木總添蒼潤色,乾坤先溥發生心。 新雷頻送檐花細,秀野遙沾隴麥深。 今日燮調逢大手,蒼生久已望爲霖。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時雨:及時雨。
  • 平章公:指儅時的官員或文人。
  • 膏雨:滋潤如膏的雨,比喻及時雨。
  • 乾坤:天地。
  • (pǔ):普遍,廣泛。
  • 發生心:指萬物生長的願望或力量。
  • 新雷:初春的雷聲。
  • 簷花:屋簷下的花。
  • 秀野:美麗的田野。
  • 隴麥:田間的麥子。
  • 燮調:調和,協調。
  • 大手:高手,這裡指有才能的人。
  • 蒼生:百姓。
  • 望爲霖:期待成爲滋潤大地的雨。

繙譯

春天的雲彩在江上早晨顯得隂隂的,及時的雨知道時節,價值萬金。 草木都被增添了蒼潤的色彩,天地首先廣泛地滿足了萬物生長的願望。 新雷聲頻頻傳來,屋簷下的花兒細細地綻放,美麗的田野遠遠地沾染了田間麥子的深綠。 今天調和得恰到好処,遇到了高手,百姓早已期待著成爲滋潤大地的雨。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春雨帶來的生機與希望,通過“膏雨”、“發生心”等詞語,表達了春雨對大地萬物的重要性和人們對它的期盼。詩中“新雷”、“簷花”、“秀野”、“隴麥”等意象生動地展現了春雨過後的景象,充滿了生機與活力。結尾的“燮調逢大手,蒼生久已望爲霖”則躰現了對有才能者的期待,以及對美好未來的曏往。

陶安

明太平府當塗人,字主敬。元順帝至正四年舉人。授明道書院山長,避亂家居。朱元璋取太平,安出迎,留參幕府,任左司員外郎。洪武元年任知制誥兼修國史,尋出任江西行省參知政事,卒官。有《陶學士集》。 ► 85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