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日試墨二首

· 馬治
竹雪寒聲瀉,山禽好語來。 空餘臘月酒,擬訪石亭梅。 野水宜舟楫,春雲費剪裁。 從前江海上,今日意悠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竹雪:指落在竹子上的雪。
  • 寒聲:寒冷的聲音,這裏指雪落在竹子上發出的聲音。
  • 山禽:山中的鳥類。
  • 臘月酒:農曆十二月的酒,常指冬天的酒。
  • 石亭梅:石亭旁的梅花。
  • 舟楫:船和槳,泛指船隻。
  • 江海:江河和海洋,泛指廣闊的水域。
  • 意悠哉:心情悠閒自在。

翻譯

竹林中的雪發出寒冷的聲響,山中的鳥兒歡快地鳴叫着。 只剩下臘月裏釀製的酒,打算去石亭旁賞梅。 野外的河水適合划船,春天的雲彩彷彿需要精心剪裁。 回想從前在江海之間的日子,今天的心情真是悠閒自在。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冬日裏的一幅寧靜景象,通過竹雪的寒聲和山禽的鳴叫,傳達出自然的生機與和諧。詩中「臘月酒」和「石亭梅」的提及,展現了詩人對冬日生活的享受和對自然美景的嚮往。後兩句通過對野水和春雲的描寫,進一步以景抒情,表達了對過去江海生活的懷念,以及現今心情的悠閒與滿足。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感悟。

馬治

元明間常州府宜興人,字孝常。初爲僧,能詩。元末,周履道避地宜興,治爲具舟車,盡窮陽羨山溪之勝,以詩唱和,成《荊南倡和集》。洪武初,爲內丘知縣,終建昌知府。 ► 4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