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晚

· 陶安
江上風高雪正深,倦遊人抱慰時心。 柴門不掃無來轍,抱膝藜牀一暢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倦遊人:指長期在外奔波,感到疲憊的旅人。
  • 柴門:用樹枝編成的簡陋門,常用來形容貧寒的居所。
  • 藜牀:用藜草編織的牀,也是貧寒的象徵。

翻譯

江上的風很大,雪也下得很深,一個長期在外奔波感到疲憊的旅人,抱着一顆慰藉時局的心。他那簡陋的門前沒有車轍痕跡,表明無人來訪,他便抱膝坐在用藜草編織的牀上,暢快地吟詠。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冬日傍晚的景象,通過「江上風高雪正深」的描寫,營造出一種寒冷而孤寂的氛圍。詩中的「倦遊人」形象,反映了詩人對時局的關切和對個人境遇的感慨。最後兩句「柴門不掃無來轍,抱膝藜牀一暢吟」,則表現了詩人超脫世俗,享受孤獨與自我慰藉的情懷。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生活的深刻感悟。

陶安

明太平府當塗人,字主敬。元順帝至正四年舉人。授明道書院山長,避亂家居。朱元璋取太平,安出迎,留參幕府,任左司員外郎。洪武元年任知制誥兼修國史,尋出任江西行省參知政事,卒官。有《陶學士集》。 ► 85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