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砌方池

· 陶安
石砌小方池,四面皆一丈。 僅同碧簟舒,未易測限量。 地底泉脈通,江海發清漲。 光涵浩浩天,星河漭搖盪。 譬如方寸間,瑩澈萬里暢。 移牀狎清泚,宛在鑑湖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石砌:用石頭砌成。
  • 方池:方形的水池。
  • 碧簟:綠色的竹蓆,這裏比喻池水清澈如碧綠的竹蓆。
  • 測限量:測量深度。
  • 泉脈:地下水的脈絡。
  • 清漲:清澈的漲水。
  • 光涵:光亮包含。
  • 浩浩天:廣闊無垠的天空。
  • 星河:銀河。
  • 漭搖盪:廣闊無邊地搖動。
  • 方寸間:心間,比喻極小的地方。
  • 瑩澈:清澈透明。
  • :親近。
  • 清泚:清澈的水。
  • 鑑湖:古代名湖,這裏比喻清澈的湖水。

翻譯

用石頭砌成的小方池,四邊的長度都是一丈。 它像碧綠的竹蓆一樣舒展開來,卻難以測量其深淺。 地下的泉水脈絡與江海相通,清澈的漲水由此而生。 池水光亮包含着廣闊無垠的天空,銀河在其中廣闊無邊地搖動。 就像心間那極小的地方,卻清澈透明,暢達萬里。 我將牀移至池邊親近這清澈的水,彷彿置身於清澈的鑑湖之上。

賞析

這首作品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一個石砌的小方池,通過比喻和想象,將池水的清澈與廣闊的天空、銀河相聯繫,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美景的讚美和嚮往。詩中「光涵浩浩天,星河漭搖盪」等句,展現了池水的深邃與壯闊,而「移牀狎清泚,宛在鑑湖上」則流露出作者對這份寧靜與美好的親近與享受。整首詩意境開闊,情感細膩,讀來令人心曠神怡。

陶安

明太平府當塗人,字主敬。元順帝至正四年舉人。授明道書院山長,避亂家居。朱元璋取太平,安出迎,留參幕府,任左司員外郎。洪武元年任知制誥兼修國史,尋出任江西行省參知政事,卒官。有《陶學士集》。 ► 85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