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好古赴西臺御史

· 陶安
天花剪玉澡英姿,綠萼梅招夢裏詩。 百二山河勞跋涉,九重耳目寄詢諮。 錦袍召對金鑾殿,寶墨留題太液池。 正值長安花滿路,青驄騰踏轡如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天花: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景象。
  • 玉澡:指清澈如玉的水。
  • 英姿:英俊的風採。
  • 綠萼梅:一種梅花,其萼片呈綠色。
  • 百二山河:泛指中國的山河。
  • 跋涉:長途辛苦行走。
  • 九重:指皇帝。
  • 耳目:指皇帝的親信或特使。
  • 詢諮:詢問和諮詢。
  • 錦袍:華麗的官服。
  • 金鑾殿:皇帝擧行大典的地方。
  • 寶墨:珍貴的墨。
  • 太液池:古代皇家園林中的池塘。
  • 長安:古代中國的首都,今西安。
  • 青驄:青白色的馬。
  • 騰踏:形容馬奔跑的樣子。
  • 轡如絲:形容馬韁繩柔軟如絲。

繙譯

像是從玉般清澈的水中剪下的天花,映襯出你英俊的風採,綠萼梅在夢中招來詩意。 你將穿越中國的山河,辛苦跋涉,作爲皇帝的耳目,去詢問和諮詢。 穿著華麗的官服,在金鑾殿上被皇帝召見,用珍貴的墨在太液池邊畱下題字。 此時正值長安城內花團錦簇,你騎著青白色的馬,馬韁繩柔軟如絲,奔馳在繁華的路上。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李好古作爲禦史的榮耀與使命。詩中,“天花剪玉澡英姿”和“綠萼梅招夢裡詩”以華美的意象開篇,預示了李好古的高貴與才華。隨後,通過“百二山河勞跋涉”和“九重耳目寄詢諮”展現了他的責任重大和旅途艱辛。最後兩句“錦袍召對金鑾殿”和“青驄騰踏轡如絲”則描繪了他在皇宮中的榮耀時刻和出行的威風,整首詩語言華麗,意境深遠,表達了對李好古的贊美和對他未來的美好祝願。

陶安

明太平府當塗人,字主敬。元順帝至正四年舉人。授明道書院山長,避亂家居。朱元璋取太平,安出迎,留參幕府,任左司員外郎。洪武元年任知制誥兼修國史,尋出任江西行省參知政事,卒官。有《陶學士集》。 ► 85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