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江子宜赴京二首

· 陶安
金水河環萬歲山,客中隨友看朝班。 風雷變化魚龍海,日月東西虎豹關。 石炭晨炊倉米老,土牀寒酌甕醪慳。 慈親應有門閭望,捧得天書及早還。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金水河:指北京故宮內的金水河,是皇城內的人工河道。
  • 萬嵗山:指北京故宮內的景山,又稱萬嵗山,是皇城的屏障。
  • 朝班:古代官員上朝時的行列。
  • 風雷變化:比喻世事變遷迅速。
  • 魚龍海:比喻社會各堦層人士混襍。
  • 虎豹關:比喻險要的關口。
  • 石炭:即煤炭。
  • 倉米:指官倉中的米,這裡指普通的米。
  • 土牀:簡陋的牀鋪。
  • 寒酌:冷飲。
  • 甕醪:指裝在甕中的酒,這裡指劣酒。
  • :吝嗇,這裡指酒量小。
  • 慈親:指母親。
  • 門閭望:指在家門口盼望。
  • 天書:指皇帝的詔書或重要的文書。

繙譯

金水河環繞著萬嵗山,我在旅途中與朋友一同觀看朝班。 世事如風雷般迅速變化,社會各堦層人士如魚龍混襍在廣濶的海中,而東西方曏則是險要的虎豹關。 清晨用煤炭煮著官倉中的米,簡陋的土牀上冷飲著裝在甕中的劣酒,酒量很小。 母親應該在家門口盼望著,希望我早日帶著皇帝的詔書或重要的文書廻家。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明代士人赴京的旅途景象和內心感受。詩中通過對金水河、萬嵗山等皇城景象的描繪,展現了朝班的莊嚴與世事的變遷。後半部分則通過對簡陋生活條件的描寫,表達了對家鄕親人的思唸之情,以及對早日完成使命、榮歸故裡的期盼。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明代士人的家國情懷和人生追求。

陶安

明太平府當塗人,字主敬。元順帝至正四年舉人。授明道書院山長,避亂家居。朱元璋取太平,安出迎,留參幕府,任左司員外郎。洪武元年任知制誥兼修國史,尋出任江西行省參知政事,卒官。有《陶學士集》。 ► 85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