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仙子

· 韋莊
金似衣裳玉似身,眼如秋水鬢如雲。霞裙月帔一羣羣。 來洞口,望煙分,劉阮不歸春日曛。
拼音

所属合集

#天仙子

注釋

“金似”句:金如所穿的衣裳色彩,玉像她的膚色一樣光潔。 霞裙月帔:均爲古時婦女服裝。古時後妃、貴婦穿的帔肩,繡花卉,長及膝,色彩鮮豔。這裏用霞、月形容裙、帔的美麗,明潔。又解:裙、帔上面分別織着朝霞、月華的圖繪。 劉阮:劉晨、阮肇二人,此泛指所念之人。據《神仙傳》和《續齊諧記》載,漢明帝水平時,刻縣有劉晨、阮肇二人人天台山採藥,迷失道路,忽見山頭有一顆桃樹,共取食之,下山,得到澗水,又飲之。行至山後,見有一杯隨水流出,上有胡麻飯屑。二人過水行一里左右,又越過一山,出大溪,見二女顏容絕妙,喚劉、阮二人姓名,好像舊時相識,並問:“郎等來何晚也!”因邀還家,牀帳帷慢,非世所有。又有數仙客,拿三五個桃來,說:“來慶女婿。”各出樂器作樂,二人就於女家住宿,行夫妻之禮,住了半年,天氣和暖,常如春二、三月。常聞百烏啼鳴,求歸心切。女子說:“罪根未滅,使君等如此。”於是送劉、阮從山洞口去。到家,鄉里怪異,經查尋,世上已是他們第七代子孫。二人於是又想回返女家,尋山路,不獲,迷歸。至太康八年,還不知二人下落。以後詩詞中就常用“劉阮”、“劉郎”、“阮郎”來指久去不歸的心愛男子。曛:日光和芳香襲人。又解爲暖和。

《天仙子·金似衣裳玉似身》是唐末五代詞人韋莊的作品。全詞三十四字,就題發揮,寫天仙等待劉阮之事,形象柔美。

賞析

這首詞詠《天仙子》詞牌本事,寫天仙等待劉郎與阮郎之事,前面部分寫天仙的形象,後寫終日洞口望歸。 湯顯祖評韋莊五首《天仙子》時說:“以上四首均佳,卒章何率意乃爾,豈強弩之末,江淹才盡耶?”而李冰若在《栩莊漫記》中指出:“此首正合題目,唐五代詞詞意即用本題者多有之,似非強弩之末也。”這似有一定道理。此詞雖無深意,但形象柔美,羣仙翩翩,兩“似”兩“如”,俊俏如睹,很難說是江郎才盡。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金似衣裳玉似身:形容女子服飾華麗,身姿如玉。
  • 眼如鞦水鬢如雲:比喻女子的眼睛清澈如鞦水,鬢發如雲般柔軟飄逸。
  • 霞裙月帔:霞裙,指色彩豔麗的裙子;月帔,指如月光般柔和的披肩。
  • 劉阮:指劉晨和阮肇,傳說中的兩位仙人。
  • (xūn):黃昏,日落時的餘暉。

繙譯

她的衣裳如金般璀璨,身姿如玉般溫潤,眼睛清澈如鞦水,鬢發柔軟如雲。一群群女子穿著霞光般的裙子,披著月光般的披肩。她們來到洞口,覜望遠方的菸霧,劉晨和阮肇卻未歸來,春日的黃昏漸漸降臨。

賞析

這首作品以華麗的筆觸描繪了一群仙女的形象,通過“金似衣裳玉似身”和“眼如鞦水鬢如雲”的比喻,生動展現了她們的美麗與高貴。詩中的“霞裙月帔”進一步以色彩和光影的對比,增強了仙女們的神秘與飄逸。結尾的“劉阮不歸春日曛”則透露出一種淡淡的哀愁,使得整首詩在贊美之餘,也帶有一絲對時光流逝的感慨。

韋莊

韋莊

韋莊,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陝西省西安市)人。晚唐政治家,詩人。廣明元年(880年)韋莊在長安應舉,黃巢攻佔長安以後,與弟妹失散,浪跡天涯。中和三年(883年)三月,在洛陽寫有長篇歌行《秦婦吟》。昭宗乾寧元年(894年)進士,曾任校書郎、左補闕等職。乾寧四年(897年),李詢爲兩川宣諭和協使,聘用他爲判官。在四川時爲王建掌書記,蜀開國制度皆莊所定,官至吏部尚書,同平章事,武成三年(910年)八月,卒於成都花林坊。葬白沙之陽。諡文靖。 ► 3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