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明山詩石窗

石窗何處見,萬仞倚晴虛。 積靄迷青璅,殘霞動綺疏。 山應列圓嶠,宮便接方諸。 祗有三奔客,時來教隱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石窗:指山洞或山壁上的天然石洞。
  • 萬仞:形容山峯極高。仞,古代長度單位,一仞約爲八尺。
  • 晴虛:晴朗的天空。
  • 積靄:積聚的雲霧。
  • 青璅:青色的窗櫺,這裏比喻雲霧繚繞的山峯。
  • 綺疏:美麗的窗格,這裏形容霞光的絢麗。
  • 圓嶠:圓形的山峯。
  • 方諸:古代傳說中的仙山,這裏指與宮殿相連的山。
  • 三奔客:指四處奔波的旅人。
  • 隱書:隱祕的書籍,這裏指隱居者傳授的知識或技藝。

翻譯

何處可見那石窗,它高聳萬仞倚晴空。 積聚的雲霧迷濛了青色的山峯,殘餘的霞光在美麗的窗格間閃動。 山峯排列如同圓嶠,宮殿便與方諸仙山相接。 只有那些四處奔波的旅人,時常來此求教隱祕的書籍。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四明山石窗的壯麗景色,通過「萬仞倚晴虛」展現了山峯的高聳入雲,而「積靄迷青璅,殘霞動綺疏」則巧妙地以雲霧和霞光來渲染山色的變幻莫測。詩中「山應列圓嶠,宮便接方諸」進一步以神話中的仙山來比喻山勢的雄偉與神祕。結尾的「祗有三奔客,時來教隱書」則透露出一種隱逸的情懷,表達了詩人對於隱居生活的嚮往和對知識的追求。

陸龜蒙

陸龜蒙

陸龜蒙,唐代農學家、文學家,字魯望,號天隨子、江湖散人、甫裏先生,長洲(今蘇州)人。曾任湖州、蘇州刺史幕僚,後隱居松江甫裏(今甪直鎮),編著有《甫裏先生文集》等。他的小品文主要收在《笠澤叢書》中,現實針對性強,議論也頗精切,如《野廟碑》、《記稻鼠》等。陸龜蒙與皮日休交友,世稱“皮陸”,詩以寫景詠物爲多。 ► 6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