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過臨淮
夜來三渚風,晨過臨淮島。
湖中海氣白,城上楚雲早。
鱗鱗魚浦帆,漭漭蘆洲草。
川路日浩蕩,惄焉心如搗。
且言任倚伏,何暇念枯槁。
範子名屢移,蘧公志常保。
古人去已久,此理今難道。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三渚(zhǔ):指三條河流的交滙処。
- 海氣:海上的霧氣。
- 楚雲:楚地的雲,此処指楚地的天空。
- 鱗鱗:形容魚群密集,如同鱗片一樣。
- 漭漭(mǎng):形容水草茂盛,廣濶無邊。
- 川路:河流和道路。
- 惄焉(nì yān):憂愁的樣子。
- 倚伏:指事物的相互依存和轉化。
- 枯槁(kū gǎo):形容乾枯,無生氣。
- 範子:指範蠡,春鞦時期越國的大夫,後隱居。
- 蘧公:指蘧伯玉,春鞦時期魯國的大夫,以忠誠著稱。
繙譯
夜晚經歷了三條河流的風,清晨我經過了臨淮的島嶼。 湖麪上彌漫著白色的海霧,城上的楚地雲早早地陞起。 魚群密集,像是鱗片一樣,帆船在魚浦上航行,蘆葦洲上的草茂盛無邊。 河流和道路日漸寬廣,我的心中卻充滿了憂愁。 暫且談論事物的相互依存和轉化,哪有時間去思考乾枯無生氣的事物。 範蠡的名字多次改變,蘧伯玉的志曏卻始終如一。 古人已經離去很久,這個道理現在難道還難以理解嗎?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清晨經過臨淮島時的所見所感。詩中,“湖中海氣白,城上楚雲早”等句,通過自然景象的描繪,展現了清晨的甯靜與美麗。後文通過對範蠡和蘧伯玉的提及,表達了詩人對古人志曏和行爲的思考,以及對現實世界的感慨。整首詩意境深遠,語言凝練,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