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祕書弟兼寄幕下諸公

· 高適
亞相膺時傑,羣才遇良工。 翩翩幕下來,拜賜甘泉宮。 信知命世奇,適會非常功。 侍御執邦憲,清詞煥春叢。 末路望繡衣,他時常發矇。 孰雲三軍壯,懼我彈射雄。 誰謂萬里遙,在我樽俎中。 光祿經濟器,精微自深衷。 前席屢榮問,長城兼在躬。 高縱激頹波,逸翮馳蒼穹。 將副節制籌,欲令沙漠空。 司業志應徐,雅度思衝融。 相思三十年,憶昨猶兒童。 今來抱青紫,忽若披鵷鴻。 說劍增慷慨,論交持始終。 祕書即吾門,虛白無不通。 多才陸平原,碩學鄭司農。 獻封到關西,獨步歸山東。 永意久知處,嘉言能亢宗。 客從樑宋來,行役隨轉蓬。 酬贈欣元弟,憶賢瞻數公。 遊鱗戲滄浪,鳴鳳棲梧桐。 並負垂天翼,俱乘破浪風。 眈眈天府間,偃仰誰敢同。 何意搆廣廈,翻然顧雕蟲。 應知阮步兵,惆悵此途窮。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亞相:指副宰相。
  • 膺時傑:指應時而生的人才。
  • 良工:指優秀的工匠,比喻賢能的人。
  • 甘泉宮:古代宮殿名,此處指朝廷。
  • 命世奇:指命中註定的非凡才能。
  • 侍御:指侍奉皇帝的官員。
  • 邦憲:國家的法律。
  • 繡衣:指高官的服飾。
  • 彈射:指批評或攻擊。
  • 樽俎:古代盛酒食的器具,此處指宴席。
  • 光祿:指光祿大夫,官職名。
  • 經濟器:指治理國家的人才。
  • 前席:指在皇帝面前。
  • 長城:比喻國家的重臣。
  • 逸翮:指飛翔的鳥,比喻人才。
  • 節制籌:指籌劃和指揮。
  • 沙漠空:指徵服邊疆。
  • 司業:指掌管教育的官員。
  • 衝融:指和諧融洽。
  • 青紫:指高官的服飾。
  • 慷慨:指情緒激昂。
  • 論交:指談論交友之道。
  • 陸平原:指陸機,古代文學家。
  • 鄭司農:指鄭玄,古代學者。
  • 亢宗:指振興家族。
  • 行役:指旅途勞頓。
  • 遊鱗:指遊動的魚。
  • 破浪風:指克服困難的力量。
  • 眈眈:指注視的樣子。
  • 搆廣廈:指建造宏偉的房屋。
  • 雕蟲:指小技藝,比喻小事。
  • 阮步兵:指阮籍,古代文學家。

翻譯

副宰相是應時而生的人才,衆多才子遇到了賢能的人。他們從朝廷中優雅地走下來,受到朝廷的賞賜。確實知道他們命中註定有非凡的才能,適逢非常之功。侍奉皇帝的官員執掌國家法律,他們的清詞如同春天的叢林般繁茂。在末路時希望穿上高官的服飾,他們時常感到困惑。誰說三軍強壯,我卻害怕他們的批評和攻擊。誰說萬里遙遠,其實他們就在我的宴席之中。光祿大夫是治理國家的人才,他們的精微之才源自內心深處。在皇帝面前多次受到榮寵的詢問,他們如同國家的長城般堅固。他們的志向高遠,激起頹廢的波瀾,他們的才華如同飛翔的鳥兒,馳騁在蒼穹之上。他們將副節制籌劃,想要讓邊疆變得空曠。掌管教育的官員志向應如徐緩,他們的雅度思考和諧融洽。相思已有三十年,回憶起昨天還像兒童一樣。如今他們身着高官的服飾,忽然間如同披上了鵷鴻的羽毛。談論劍術增加了激昂的情緒,談論交友之道始終如一。祕書就是我的門,虛白無不通。多才的陸平原,博學的鄭司農。獻上封賞到關西,獨步歸來山東。永久的意義早已被知道,美好的言論能夠振興家族。客人從梁宋來,旅途勞頓如同隨風轉動的蓬草。酬贈欣喜於元弟,懷念賢人瞻仰數公。遊動的魚兒在滄浪中嬉戲,鳴叫的鳳凰棲息在梧桐樹上。他們並肩負着垂天的羽翼,俱乘着破浪的風。在深邃的天府之間,仰望誰敢與之同。何曾想到建造宏偉的房屋,反而關注於小技藝。應知阮步兵,對此感到惆悵,因爲這條路已到盡頭。

賞析

這首詩是高適對當時朝廷中傑出人才的讚頌,同時也表達了自己對這些人才的敬仰和羨慕。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比喻和象徵,如「亞相膺時傑」、「良工」、「甘泉宮」等,形象地描繪了這些人才的非凡才能和崇高地位。通過對這些人才的描繪,詩人也間接表達了自己對仕途的嚮往和對國家未來的美好願景。整首詩語言華麗,意境深遠,展現了高適深厚的文學功底和宏大的政治抱負。

高適

高適

高適,字達夫、仲武,漢族,唐朝渤海郡(今河北景縣)人,後遷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陽)。唐代著名的邊塞詩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騎常侍、渤海縣,世稱高常侍。高適與岑參並稱“高岑”,有《高常侍集》等傳世,其詩筆力雄健,氣勢奔放,洋溢着盛唐時期所特有的奮發進取、蓬勃向上的時代精神。開封禹王臺五賢祠即專爲高適、李白、杜甫、何景明、李夢陽而立。後人又把高適、岑參、王昌齡、王之渙合稱“邊塞四詩人”。 ► 2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