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春望

· 高適
出門何所見,春色滿平蕪。 可嘆無知己,高陽一酒徒。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注釋

出門看到了什麼,只有原野中滿眼的春色。 遺憾的是嘆息沒有知己,只有我,高陽一個酒鬼。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平蕪是平坦,指叢生的雜草。這裏指平坦廣闊、雜草叢生的原野。
  • 高陽酒徒:秦末時,謀士酈食其(lì yì jī)去見劉邦時,自稱高陽酒徒,後用以指好飲酒而狂放不羈的人 。這裏詩人藉此自比。

翻譯

走出家門能看到些什麼呢?只見那無邊的春色佈滿了廣袤的原野。真是令人感慨嘆息啊,身邊竟然沒有一個知心的朋友,我就如同當年高陽那個狂放的酒徒一般。

賞析

這首詩短短二十字,卻韻味悠長。開篇「出門何所見,春色滿平蕪」,詩人以一個出門所見之景起筆,描繪出一片春日裏充滿生機又廣袤無垠的景色,給人一種開闊之感,也爲全詩奠定了一種宏觀的視野基調。然而,筆鋒一轉「可嘆無知己」,在這美好春光下,詩人內心的孤獨寂寞卻油然而生,形成了一種強烈的反差。美好的春色越是濃烈,詩人的孤獨感就愈發明顯。最後「高陽一酒徒」,詩人自比高陽酒徒,一方面展示了自己的狂放不羈,有一種超脫世俗之感;另一方面,也隱含着在喧囂世界中無人理解、孤獨尋覓知己的悲涼。整首詩情景交融,語言質樸卻情感真摯,雖篇幅短小,卻能讓讀者真切感受到詩人的複雜心境 。

高適

高適

高適,字達夫、仲武,漢族,唐朝渤海郡(今河北景縣)人,後遷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陽)。唐代著名的邊塞詩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騎常侍、渤海縣,世稱高常侍。高適與岑參並稱“高岑”,有《高常侍集》等傳世,其詩筆力雄健,氣勢奔放,洋溢着盛唐時期所特有的奮發進取、蓬勃向上的時代精神。開封禹王臺五賢祠即專爲高適、李白、杜甫、何景明、李夢陽而立。後人又把高適、岑參、王昌齡、王之渙合稱“邊塞四詩人”。 ► 2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