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槐陌:植有槐樹的道路。
- 柳市:漢長安地名,這裏泛指熱鬧的街市。
- 驛樓:驛站的樓閣。
- 匡:匡扶,輔佐。
- 堯舜:古代聖明君主,代指理想的賢明治世。
- 滄浪:水名,「滄浪之水」常表達避世隱居之意。
- 釣翁:借指隱居生活。
翻譯
道路兩旁槐樹成蔭,傳來陣陣蟬鳴,柳市上微風輕拂。我獨自登上驛站的高樓,倚靠在樓上望向夕陽西下。這來來往往的千里道路始終未變,然而十年間的人啊,卻歷經了無數的聚合離散,今時已大不相同。只感覺時光就像離弦之箭一樣飛逝,卻哪裏知道天意命運曲折得如同彎曲的弓一樣難以捉摸。我這一生原本立志要輔佐聖明的君主,像堯舜那樣成就一番偉大的功業,可如今又打算效仿隱居的釣翁,在滄浪水邊過上悠閒自在的生活。
賞析
這首詩情景交融,蘊含着複雜深厚的情感。開篇描繪「槐陌蟬聲柳市風,驛樓高倚夕陽東」,借槐樹、蟬聲、柳市、微風、驛樓、夕陽等意象,勾勒出一幅悠遠且略帶惆悵的畫面,營造出淡淡的哀愁氛圍。「往來千里路長在,聚散十年人不同」,將不變的道路與多變的人生相對比,突出時光流逝中人事變遷的感慨。時間無情,道路永恆,更襯托出人生聚散無常的悲涼。「但見時光流似箭,豈知天道曲如弓」則直接感嘆時光飛逝,又對命運波折發出無奈的喟嘆,揭示人生充滿了不確定性與意外。尾聯「平生志業匡堯舜,又擬滄浪學釣翁」,通過表明志向與打算的矛盾,寫出詩人內心的糾結。既有生平想要匡扶明主、實現理想抱負的政治追求,又因現實無奈而萌生出歸隱之心,生動刻畫出一個在壯志未酬與隨遇而安之間掙扎的形象,讓讀者深切感受到詩人的複雜心境和深刻的人生領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