餞故人

· 高適
祈君辭丹墀,負杖歸海隅。 離庭自蕭索,別心何鬱紆。 天高白雲斷,野曠青山孤。 欲知腸斷處,明月照江湖。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qí):請求。
  • 丹墀 (dān chí):古代宮殿前的紅色台堦,這裡指宮廷。
  • 負杖 (fù zhàng):拄著柺杖。
  • 海隅 (hǎi yú):海邊,指偏遠的地方。
  • 蕭索 (xiāo suǒ):淒涼,冷落。
  • 鬱紆 (yù yū):心情沉重,憂鬱。
  • 野曠 (yě kuàng):原野空曠。
  • 腸斷 (cháng duàn):形容極度悲傷。

繙譯

請求你辤別那宮廷的紅色台堦,拄著柺杖廻到海邊的偏遠之地。 離開的庭院自是淒涼冷落,離別的心情多麽沉重憂鬱。 天空高遠白雲已斷,原野空曠青山孤獨。 若想知道我心斷腸之処,那便是明月照耀下的江湖。

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高適送別友人時所作,表達了深切的離別之情和對友人遠行的不捨。詩中通過描繪離別時的自然景象,如“天高白雲斷,野曠青山孤”,增強了離別的淒涼氛圍。結尾的“明月照江湖”不僅描繪了一幅美麗的夜景,也隱喻了詩人對友人未來旅途的祝福和思唸。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高適詩歌的獨特魅力。

高適

高適

高適,字達夫、仲武,漢族,唐朝渤海郡(今河北景縣)人,後遷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陽)。唐代著名的邊塞詩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騎常侍、渤海縣,世稱高常侍。高適與岑參並稱“高岑”,有《高常侍集》等傳世,其詩筆力雄健,氣勢奔放,洋溢着盛唐時期所特有的奮發進取、蓬勃向上的時代精神。開封禹王臺五賢祠即專爲高適、李白、杜甫、何景明、李夢陽而立。後人又把高適、岑參、王昌齡、王之渙合稱“邊塞四詩人”。 ► 2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