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長幹:古地名,在今南京市秦淮河以南,爲居民點。
- 長洲:古地名,在今江蘇省蘇州市,以長洲苑得名。
翻譯
你是我的同鄉人,我們一同在他鄉居住。 一同來到這裏,卻不能一同回去,分別時感到惆悵。 手裏拿着長乾的花,回頭望向長洲的樹。 擔心這會勾起你的思鄉之情,只好愁苦地寫下送別你的詩句。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與同鄉友人分別時的深情與惆悵。詩中,「同來不同返」一句,簡潔而深刻地描繪了兩人共同的遭遇與無奈的分別。通過「長乾花」與「長洲樹」的意象,詩人巧妙地勾畫出對故鄉的思念和對友人的不捨。整首詩語言質樸,情感真摯,展現了高啓詩歌中深沉的鄉愁與友情。

高啓
漢族,江蘇蘇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詩人,在文學史上,與劉基、宋濂並稱“明初詩文三大家”,又與楊基、張羽、徐賁被譽爲“吳中四傑”,當時論者把他們比作“明初四傑”,又與王行等號“北郭十友”。字季迪,號槎軒,平江路(明改蘇州府)長洲縣(今江蘇省蘇州市)人;洪武初,以薦參修《元史》,授翰林院國史編修官,受命教授諸王。擢戶部右侍郎。蘇州知府魏觀在張士誠宮址改修府治,獲罪被誅。高啓曾爲之作《上梁文》,有“龍蟠虎踞”四字,被疑爲歌頌張士誠,連坐腰斬。有《高太史大全集》、《鳧藻集》等。
► 952篇诗文
高啓的其他作品
- 《 踏歌行 》 —— [ 明 ] 高啓
- 《 大駕親祀方丘選射齋宮奉次御製韻 》 —— [ 明 ] 高啓
- 《 早出钟山门未开立候久之 》 —— [ 明 ] 高啓
- 《 送黃主簿之湖洲歸安縣 》 —— [ 明 ] 高啓
- 《 陪臨川公遊天池 》 —— [ 明 ] 高啓
- 《 讀韋蘇州詩 》 —— [ 明 ] 高啓
- 《 婁江寓舍喜王七隅見過卻送還郭 》 —— [ 明 ] 高啓
- 《 叢竹圖贈內弟周思敬就題 》 —— [ 明 ] 高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