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朱氏梅雪軒

· 高啓
石城山居梅萬塢,冒雪曾來扣僧戶。 爛然如見會羣妃,白鳳繽紛下瑤圃。 數片輕吹着鬢華,乍看是雪又疑花。 迷魂亂眼春如海,那辨南枝映竹斜。 獨披鶴氅穿林去,凍壓寒梢應幾樹。 聽響方知夜灑時,聞香始識繁開處。 回首春風憶舊遊,夢尋歸路隔羅浮。 年來驢背無詩思,醉踏塵埃空自愁。 聞道君家溪上下,玉蕊瓊英巧相亞。 履跡誰來東郭朝,笛聲不起南樓夜。 翠羽驚啼莫怨猜,破寒宜共一樽開。 雪晴花發須相記,我亦扁舟乘興來。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石城山:山名,具體位置不詳。
  • :小型的防禦性建築,這裏指梅林環繞的地方。
  • 僧戶:僧人的住所。
  • 爛然:燦爛的樣子。
  • :聚集。
  • 羣妃:比喻梅花。
  • 白鳳:比喻雪花。
  • 繽紛:繁多而雜亂的樣子。
  • 瑤圃:傳說中神仙的園地,這裏比喻雪地。
  • 鬢華:鬢髮上的花白。
  • 迷魂亂眼:形容景色迷人,令人眼花繚亂。
  • 南枝:指南邊的樹枝。
  • 鶴氅:用鶴羽製成的外衣,比喻白色的外衣。
  • 寒梢:寒冷的樹梢。
  • 羅浮:山名,位於廣東省,這裏指遙遠的歸路。
  • 玉蕊瓊英:比喻梅花。
  • :相鄰,相近。
  • 履跡:足跡。
  • 東郭:東邊的城牆。
  • 笛聲:比喻音樂聲。
  • 翠羽:翠鳥的羽毛,這裏比喻鳥。
  • 驚啼:驚恐的啼叫。
  • 破寒:打破寒冷。
  • 扁舟:小船。

翻譯

在石城山的居所周圍,有成千上萬的梅樹環繞,我曾冒着雪去敲僧人的門。燦爛的梅花如同聚集的仙女,白雪紛飛如同鳳凰從仙境降臨。幾片雪花輕輕吹拂着我的鬢髮,乍看之下像是雪又像是花。春光如海,令人眼花繚亂,難以分辨哪是南邊的樹枝,哪是映照在竹子上的斜影。我獨自披着白色的外衣穿過林間,寒冷的樹梢上應該有幾棵樹。聽到聲音才知道夜晚下雪了,聞到香氣才知道繁花盛開的地方。回首春風,回憶起舊時的遊玩,夢中尋找歸路,卻隔着遙遠的羅浮山。近年來,騎在驢背上再也沒有寫詩的靈感,醉酒後踏着塵埃,空自憂愁。聽說你家溪流上下,玉蕊瓊英般的梅花巧妙地相鄰。誰的足跡會來到東邊的城牆,笛聲在南樓的夜晚不再響起。翠鳥驚恐的啼叫不要怨恨,打破寒冷,我們共飲一杯。雪後天晴,梅花盛開,一定要記得,我也會乘着小船,乘興而來。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作者在雪中訪問梅林的情景,通過對梅花的讚美和對雪景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美景的熱愛和對舊遊的懷念。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比喻和形象的描寫,如將梅花比作羣妃,雪花比作白鳳,生動地展現了梅雪交相輝映的美景。同時,詩中也透露出作者對時光流逝和詩思枯竭的淡淡憂愁,以及對未來相聚的期待。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高啓詩歌的獨特魅力。

高啓

高啓

漢族,江蘇蘇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詩人,在文學史上,與劉基、宋濂並稱“明初詩文三大家”,又與楊基、張羽、徐賁被譽爲“吳中四傑”,當時論者把他們比作“明初四傑”,又與王行等號“北郭十友”。字季迪,號槎軒,平江路(明改蘇州府)長洲縣(今江蘇省蘇州市)人;洪武初,以薦參修《元史》,授翰林院國史編修官,受命教授諸王。擢戶部右侍郎。蘇州知府魏觀在張士誠宮址改修府治,獲罪被誅。高啓曾爲之作《上梁文》,有“龍蟠虎踞”四字,被疑爲歌頌張士誠,連坐腰斬。有《高太史大全集》、《鳧藻集》等。 ► 95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