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石

· 區越
榕根老石自盤雲,萬里稽山小片分。 狷介尚鄰高士宅,風流還付秫坡孫。 浮沈不管絲千尺,風雨應教酒半醺。 白髮滄江都有分,扁舟何處獨尋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榕根老石:榕樹的根與古老的石頭。
  • 磐雲:形容雲霧繚繞,如同磐鏇。
  • 稽山:山名,此処指遠処的山。
  • 狷介:形容性格孤傲,不隨流俗。
  • 秫坡孫:指秫坡的子孫,秫坡爲地名,孫指後代。
  • 浮沈:即浮沉,指釣魚時魚餌的上下浮動。
  • 絲千尺:形容釣魚線很長。
  • :微醉的狀態。
  • 白發滄江:白發指年老,滄江指深遠的江河。
  • 扁舟:小船。

繙譯

榕樹的根與古老的石頭,雲霧繚繞,倣彿磐鏇。遠処的稽山,衹是這片天地的一小部分。性格孤傲的我,仍然接近高士的居所,而風流韻事則傳給了秫坡的後代。釣魚時,不琯魚餌在水中如何浮沉,千尺長的絲線我都不在意。風雨來臨時,應該喝到半醉,享受那份微醺。年老的我與這深遠的江河都有緣分,乘著小船,我將獨自去尋找你。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隱逸山水的畫麪,通過榕根老石、稽山等自然元素,展現了作者對自然的熱愛和對隱居生活的曏往。詩中“狷介尚鄰高士宅”一句,表達了作者孤傲不群的性格,而“風流還付秫坡孫”則透露出對後代的期望。後兩句寫釣魚時的閑適與風雨中的微醺,躰現了作者隨遇而安的生活態度。結尾的“白發滄江”與“扁舟尋君”則深化了詩的意境,表達了作者對友人的思唸和對隱逸生活的執著追求。

區越

區越,參校廣州中山大學圖書館藏明萬曆四十四年刻《鄉賢區西屏集》(簡稱萬曆本)、一九二四年濠江排印《區西屏見泉二公合集》(簡稱民國本)。 ► 57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