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龍謠

· 陸深
龍臥不行天,龍吟樑甫篇。借龍何處所,行雨遍三川。 三川山勢常含雨,北風不斷東風駛。赤龍上天掉龍尾,更遣流星促龍起。 定軍山中龍骨藏,龍光夜夜拂咸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龍臥不行天:龍躺在那裡,沒有在天空中飛翔。
  • 龍吟梁甫篇:龍在吟誦《梁甫吟》,《梁甫吟》是古代的一首詩歌。
  • 借龍何処所:詢問龍在哪裡。
  • 行雨遍三川:龍行雲佈雨,覆蓋了三川之地。三川,指三條河流,這裡泛指廣濶的地區。
  • 赤龍上天掉龍尾:紅色的龍飛上天空,尾巴卻掉了下來。
  • 流星促龍起:流星劃過,促使龍起身飛翔。
  • 定軍山中龍骨藏:定軍山中藏有龍的骨骼。
  • 龍光夜夜拂鹹陽:龍的霛光每夜都照耀著鹹陽。

繙譯

龍躺在那裡,沒有在天空中飛翔,它在吟誦著古老的《梁甫吟》。我想知道龍在哪裡,它行雲佈雨,覆蓋了廣濶的三川之地。

三川的山勢常年籠罩在雨霧之中,北風不停地吹,東風也迅速地吹過。紅色的龍飛上天空,尾巴卻掉了下來,更有流星劃過,促使龍起身飛翔。

定軍山中藏有龍的骨骼,龍的霛光每夜都照耀著鹹陽。

賞析

這首作品以龍爲主題,通過描繪龍的靜態與動態,展現了一種神秘而壯觀的景象。詩中“龍臥不行天”與“龍吟梁甫篇”形成對比,既表現了龍的靜謐,又透露出其內在的力量與智慧。後文通過“赤龍上天掉龍尾”和“流星促龍起”等生動描繪,展現了龍的飛翔與變化,充滿了神話色彩。結尾的“定軍山中龍骨藏,龍光夜夜拂鹹陽”則增添了歷史的厚重感,使整首詩不僅是一幅生動的神話畫卷,也是對古代傳說的深情廻望。

陸深

明松江府上海人,初名榮,字子淵,號儼山。弘治十八年進士二甲第一。授編修。遭劉瑾忌,改南京主事,瑾誅,復職。累官四川左布政使。嘉靖中,官至詹事府詹事。卒諡文裕。工書。有《儼山集》、《續集》、《外集》。 ► 146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