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北郊候入金繩寺獨坐

· 陸深
初過城陰駟馬橋,緣溪水竹正蕭蕭。 得閒豈恨流年晚,愛客渾忘去路遙。 風捲旆旌驅陸海,天寒樓閣霽煙霄。 南中景物長妍麗,囊底無勞嘆皁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駟馬橋:古代橋樑名,此處指過橋的情景。
  • 蕭蕭:形容風吹竹林的聲音。
  • 得閒:有空閒時間。
  • 流年:流逝的時光。
  • 旆旌(pèi jīng):旗幟。
  • 陸海:廣闊的陸地和海洋,此處形容視野開闊。
  • 霽煙霄:雨後天晴的雲霄。
  • 妍麗:美麗。
  • 皁貂:黑色的貂皮,此處指貴重的衣物。

翻譯

初次經過城北的駟馬橋,沿着溪流,水邊的竹林在風中沙沙作響。有空閒的時候,不會怨恨時光流逝得太晚,喜愛與客人相聚,甚至忘記了路途的遙遠。風吹動旗幟,驅散了廣闊的陸地和海洋的景象,天空寒冷,樓閣在雨後天晴的雲霄中顯得格外清晰。南方的景色總是那麼美麗,口袋裏沒有貴重的皁貂,也不必感到遺憾。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出城北郊,經過駟馬橋,沿溪而行,感受自然景色的寧靜與美麗。詩中「得閒豈恨流年晚」表達了詩人對閒暇時光的珍惜,而「愛客渾忘去路遙」則展現了詩人對友情的重視。後兩句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繪,傳達了詩人對南方景色的讚美,以及對物質財富的淡泊態度。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和生活的熱愛。

陸深

明松江府上海人,初名榮,字子淵,號儼山。弘治十八年進士二甲第一。授編修。遭劉瑾忌,改南京主事,瑾誅,復職。累官四川左布政使。嘉靖中,官至詹事府詹事。卒諡文裕。工書。有《儼山集》、《續集》、《外集》。 ► 146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