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中見縣僚迎春

· 陸深
綵幡銀勝颭微風,塵影人聲蹴踏中。 殘歲雪消江柳外,一年春到海雲東。 文明有象佔天運,草野無才贊化工。 須信煙波通雨露,輕陰催煖護真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綵幡銀勝:綵幡,彩色的旗幡。銀勝,銀製的飾物。
  • (zhǎn):風吹物使其顫動。
  • 塵影人聲:指塵土飛揚和人們的喧鬧聲。
  • 蹴踏:踩踏,行走。
  • 殘歲:年末。
  • 海雲東:指東方,雲海之東。
  • 文明有象:指文明的發展和進步。
  • 天運:天命,自然界的運行規律。
  • 草野無才:指在野的普通人沒有才華。
  • 化工:自然的創造力。
  • 煙波通雨露:煙霧和波浪似乎能傳遞雨露,比喻自然界的微妙聯繫。
  • 輕陰催煖:輕陰,微弱的陰雲。催煖,催促溫暖。
  • 真龍:指皇帝,古代常以龍比喻皇帝。

翻譯

彩色的旗幡和銀製的飾物在微風中輕輕搖曳,塵土飛揚和人們的喧鬧聲在行走中交織。年末的雪已經融化,江邊的柳樹外,一年的春天已經到來,東方雲海之東。文明的發展似乎預示着天命的運行,而在野的普通人雖無才華,卻也在讚美自然的創造力。須知煙霧和波浪似乎能傳遞雨露,微弱的陰雲催促着溫暖,呵護着真正的龍——皇帝。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春天到來時的景象,通過彩旗、銀飾、風、塵土、人聲等元素,生動地勾勒出一幅迎春圖。詩中「殘歲雪消江柳外,一年春到海雲東」表達了時間的流轉和春天的到來,而「文明有象佔天運,草野無才贊化工」則體現了對文明進步的期待和對自然創造力的讚美。最後兩句「須信煙波通雨露,輕陰催煖護真龍」則巧妙地運用自然景象,寓意着對皇帝的忠誠和期待。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對春天和文明的熱愛與嚮往。

陸深

明松江府上海人,初名榮,字子淵,號儼山。弘治十八年進士二甲第一。授編修。遭劉瑾忌,改南京主事,瑾誅,復職。累官四川左布政使。嘉靖中,官至詹事府詹事。卒諡文裕。工書。有《儼山集》、《續集》、《外集》。 ► 146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