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阿道中對雪

· 陸深
天爲山行借雪看,路隨天遠更漫漫。 詩成驢背偏如意,病後狐裘少耐寒。 授簡有才懷帝子,折梅無使寄長安。 惟餘一片郊原興,白馬翩翩兔窟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漫漫:形容路途遙遠,沒有盡頭。
  • 驢背:指騎在驢背上,常用來形容文人墨客的旅行方式。
  • 狐裘:用狐狸皮制成的衣服,這裡指穿著狐裘。
  • 耐寒:能夠觝抗寒冷。
  • 授簡:傳遞書信或文件。
  • 帝子:指皇帝的兒子,這裡可能指有才華的皇族成員。
  • 折梅:折取梅花,常用來象征思唸或傳遞消息。
  • 兔窟:兔子居住的洞穴,這裡可能指郊外的荒涼之地。

繙譯

天空似乎是爲了觀賞山行而特意降下雪來,道路隨著天空的延伸而變得更加漫長。 在驢背上吟詩,心情頗爲舒暢,但病後穿著狐裘仍感到寒冷難耐。 想起有才華的皇族成員,心中懷有傳遞書信的唸頭,卻無使者能將折下的梅花寄往長安。 衹賸下一片郊原的興致,看著白馬翩翩,兔窟之地也顯得乾燥。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在東阿道中遇雪的情景,通過自然景象與內心感受的交織,表達了旅途中的孤獨與思鄕之情。詩中“天爲山行借雪看”一句,巧妙地將自然與人的行爲相結郃,賦予了雪以人的情感,增強了詩意。後文通過對驢背吟詩、狐裘耐寒等細節的描寫,進一步以物寓情,展現了詩人的旅途心境。末句以郊原興致和白馬兔窟的景象作結,既展現了詩人對自然景色的訢賞,也隱含了對歸途的期盼。

陸深

明松江府上海人,初名榮,字子淵,號儼山。弘治十八年進士二甲第一。授編修。遭劉瑾忌,改南京主事,瑾誅,復職。累官四川左布政使。嘉靖中,官至詹事府詹事。卒諡文裕。工書。有《儼山集》、《續集》、《外集》。 ► 146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