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園雜詠

擁膝避追呼,郊居一事無。 夏糧資芡芰,寒食半菰蒲。 隙地鋤雲蚤,空林倚鶴孤。 治隆休問世,疏跡著潛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擁膝:抱膝,形容閒適自在的樣子。
  • 追呼:追趕呼叫,這裏指外界的紛擾。
  • 芡芰(qiàn jì):芡實和菱角,都是水生植物的果實,可食用。
  • 菰蒲(gū pú):菰和蒲,都是水生植物,菰的嫩莖可食用,蒲可用於編織。
  • 鋤雲:比喻耕作,如同鋤去雲霧,形容耕作的勤勞。
  • 疏跡:隱居的蹤跡。

翻譯

我抱膝而坐,避開外界的喧囂,在郊外的家園中無所事事。夏天依靠芡實和菱角爲食,冬天則半靠菰和蒲。在雲霧般的田地裏勤勞耕作,空曠的林中只有孤鶴相伴。對於世間的繁榮昌盛,我不再關心,只願留下隱居的蹤跡,成爲一個潛藏的夫子。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位隱士在郊外田園生活的寧靜與自足。詩中通過「擁膝避追呼」展現了隱士遠離塵囂的閒適,而「夏糧資芡芰,寒食半菰蒲」則體現了其自給自足的生活方式。最後兩句「治隆休問世,疏跡著潛夫」表達了隱士對世俗的不關心,以及對隱居生活的滿足和自豪。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隱逸生活的嚮往和讚美。

區懷年

區懷年,字叔永。高明人。大相仲子。明熹宗天啓元年(一六二一)貢生,任太學考通判。明思宗崇禎九年(一六三六)入都候選,以內艱回籍,後授翰林院孔目。歸臥雲石,學赤松遊,日以賡和撰述爲事。著有《玄超堂藏稿》、《擊築吟》諸集。清光緒《高明縣誌》卷一三有傳。 ► 26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