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馬纓丹

杜宇啼春血易殘,紫駝宮錦見應難。 香風不解珊瑚勒,麗影遙分苜蓿欄。 天上火雲蓊鬱改,日南瓊樹陸離看。 從教別卻追風足,自倚紅妝照合歡。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杜宇:傳說中的古代蜀國國王,因失國而啼血,後化爲杜鵑鳥。
  • 紫駝:指紫色的駱駝,這裏比喻珍貴的馬匹。
  • 宮錦:宮廷中使用的錦緞,這裏比喻華貴的馬鞍。
  • 珊瑚勒:用珊瑚裝飾的馬勒,形容馬具的華美。
  • 苜蓿:一種植物,常用來餵養馬匹。
  • 蓊鬱:形容雲氣茂盛。
  • 陸離:色彩繁雜、光怪陸離的樣子。
  • 追風足:形容馬跑得極快。
  • 合歡:一種植物,這裏可能指馬纓丹的花朵。

翻譯

杜鵑啼血預示着春天的易逝,紫色的駱駝和宮廷錦緞難以尋覓。 香風無法理解珊瑚裝飾的馬勒,美麗的影子遠遠地分隔在苜蓿欄外。 天上的火雲茂盛而變幻,南方的瓊樹色彩斑斕,令人目不暇接。 即使讓這匹馬離開追風的速度,它依然依靠着紅妝照亮合歡的花朵。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馬纓丹的描繪,展現了春天的短暫和珍貴。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如「杜宇啼春」、「紫駝宮錦」、「珊瑚勒」等,來表達對美好事物的珍惜和追求。後兩句則通過「火雲」和「瓊樹」的比喻,描繪了馬纓丹的絢麗多彩,以及它即使不追求速度,也能以其美麗裝點周圍環境的特質。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對美好事物的讚美和留戀。

區懷年

區懷年,字叔永。高明人。大相仲子。明熹宗天啓元年(一六二一)貢生,任太學考通判。明思宗崇禎九年(一六三六)入都候選,以內艱回籍,後授翰林院孔目。歸臥雲石,學赤松遊,日以賡和撰述爲事。著有《玄超堂藏稿》、《擊築吟》諸集。清光緒《高明縣誌》卷一三有傳。 ► 26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