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暮有懷

越井荒榛晏禊期,呼鸞人逖漲江湄。 杜韋曲暗龍媒嫋,王謝門更燕子疑。 新水藕塘煙漠漠,斷雲蘭澤雨絲絲。 採芝歌罷東園老,遲眺雲山悵黍離。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越井:古地名,在今廣東省。
  • 荒榛:荒蕪的叢林。
  • 晏禊期:古代春秋兩季在水邊舉行的祭祀活動。
  • 呼鸞:召喚鳳凰,比喻美好的事物。
  • 人逖:人跡罕至。
  • 漲江湄:江邊水位上漲。
  • 杜韋曲:地名,在今陝西省西安市。
  • 龍媒:指駿馬。
  • :形容細長柔軟的東西隨風輕輕擺動。
  • 王謝門:指東晉時期的王導和謝安家族,代指高門大族。
  • 燕子疑:燕子似乎在疑惑。
  • 新水:春天新漲的水。
  • 藕塘:種植蓮藕的池塘。
  • 煙漠漠:煙霧瀰漫的樣子。
  • 斷雲:斷續的雲。
  • 蘭澤:長滿蘭草的沼澤地。
  • 雨絲絲:細雨綿綿。
  • 採芝歌:古代隱士採芝時所唱的歌。
  • 東園老:指東園的老人,可能是隱士。
  • 遲眺:遠望。
  • 雲山:雲霧繚繞的山。
  • 悵黍離:因離別而感到惆悵。

翻譯

春天的末尾,越井的荒蕪叢林中,晏禊的時節已過,呼喚鳳凰的美好事物已遠去,江邊水位上漲,人跡罕至。杜韋曲的暗處,駿馬輕輕擺動,王謝家的高門大族,燕子似乎在疑惑。春天新漲的水在藕塘中瀰漫着煙霧,斷續的雲和蘭澤的細雨綿綿。採芝歌結束後,東園的老人遠望着雲霧繚繞的山,因離別而感到惆悵。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春暮時節的景象,通過荒榛、漲江、暗曲、煙雨等意象,營造出一種淒涼而美麗的氛圍。詩中「呼鸞人逖」、「龍媒嫋」、「燕子疑」等詞句,巧妙地運用了比喻和擬人手法,增強了詩歌的生動性和感染力。結尾的「悵黍離」表達了詩人對離別的惆悵之情,使詩歌情感更加深沉。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區懷年

區懷年,字叔永。高明人。大相仲子。明熹宗天啓元年(一六二一)貢生,任太學考通判。明思宗崇禎九年(一六三六)入都候選,以內艱回籍,後授翰林院孔目。歸臥雲石,學赤松遊,日以賡和撰述爲事。著有《玄超堂藏稿》、《擊築吟》諸集。清光緒《高明縣誌》卷一三有傳。 ► 26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