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午吟

物物其來有定則,自然之則謂之天。 但因在物付各物,一任紛然本寂然。 隨處家庭堪作佛,無須巖壑始修仙。 北機實在程門顯,何事廬山不細研。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戊午:古代用天干地支紀年,戊午是其中的一種組合,具體年份需要根據歷史背景確定。
  • 物物其來有定則:萬物都有其固有的規律。
  • 自然之則謂之天:這些規律就是自然法則,稱之爲天道。
  • 但因在物付各物:只是因爲萬物各自遵循自己的規律。
  • 一任紛然本寂然:儘管萬物紛繁複雜,但本質上都是靜止的。
  • 隨處家庭堪作佛:無論在哪裏,即使是家庭中,也可以修行成佛。
  • 無須巖壑始修仙:不需要在深山幽谷中才能修煉成仙。
  • 北機實在程門顯:北方的機巧在程門(指程顥、程頤的學派)中得到了顯著的體現。
  • 何事廬山不細研:爲何不深入研究廬山(指道家或佛家的修行之地)的學問。

翻譯

萬物都有其固有的規律,這些規律就是自然法則,稱之爲天道。只是因爲萬物各自遵循自己的規律,儘管萬物紛繁複雜,但本質上都是靜止的。無論在哪裏,即使是家庭中,也可以修行成佛,不需要在深山幽谷中才能修煉成仙。北方的機巧在程門中得到了顯著的體現,爲何不深入研究廬山的學問呢?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自然規律和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詩中強調了萬物遵循自然法則的觀點,認爲無論在何處都可以修行,不必侷限於特定環境。同時,詩中也透露出對學問研究的推崇,鼓勵人們深入探索。整體上,詩歌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體現了作者的哲學思考和人生智慧。

高攀龍

高攀龍

明常州府無錫人,字雲從,改字存之,號景逸。萬曆十七年進士,授行人。以疏詆楊應宿,謫揭陽典史。遭親喪,家居三十年。天啓元年,進光祿少卿,疏劾閣臣方從哲,奪祿一年,改大理少卿。四年拜左都御史,揭崔呈秀貪贓穢行,爲閹黨痛恨,削籍歸。與顧憲成在無錫東林書院講學,海內士大夫稱高顧。時閹黨專政,東林黨人遭迫害。不久,崔呈秀復矯旨遣人往逮,攀龍投水死。有《高子遺書》。 ► 16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