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秋日同友水居靜坐

兀兀何爲者,朝曦屬夕陰。 六經疑處破,一氣靜中深。 宵漢孤縣榻,乾坤壯盍簪。 五湖秋色滿,相守歲寒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兀兀(wù wù):形容靜坐不動的樣子。
  • 朝曦(zhāo xī):早晨的陽光。
  • 六經:指儒家經典《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樂經》、《春鞦》。
  • 一氣:指宇宙間的自然之氣。
  • 宵漢:夜空。
  • 孤縣榻:獨自懸掛的牀榻,形容孤寂。
  • 乾坤:天地宇宙。
  • 盍簪(hé zān):指朋友相聚。
  • 五湖:泛指江湖湖泊。
  • 嵗寒心:比喻在艱難睏苦中保持堅定的意志。

繙譯

靜坐不動,究竟是爲了什麽?早晨的陽光已轉爲夕隂。 在儒家經典的疑惑之処尋求解答,靜坐中感受到宇宙之氣的深遠。 夜空下獨自懸掛的牀榻,天地間朋友相聚更顯壯濶。 五湖的鞦色滿溢,我們共同守護著嵗寒中的堅定心志。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在鞦日與友人一同靜坐水邊的情景,通過“六經疑処破,一氣靜中深”表達了在靜坐中對儒家經典的深刻領悟和對宇宙之氣的感悟。詩中“宵漢孤縣榻,乾坤壯盍簪”以夜空和天地爲背景,突出了友人相聚的珍貴和壯濶。結尾“五湖鞦色滿,相守嵗寒心”則強調了在鞦色中與友人共同堅守的堅定意志,展現了詩人深厚的情感和高遠的志曏。

高攀龍

高攀龍

明常州府無錫人,字雲從,改字存之,號景逸。萬曆十七年進士,授行人。以疏詆楊應宿,謫揭陽典史。遭親喪,家居三十年。天啓元年,進光祿少卿,疏劾閣臣方從哲,奪祿一年,改大理少卿。四年拜左都御史,揭崔呈秀貪贓穢行,爲閹黨痛恨,削籍歸。與顧憲成在無錫東林書院講學,海內士大夫稱高顧。時閹黨專政,東林黨人遭迫害。不久,崔呈秀復矯旨遣人往逮,攀龍投水死。有《高子遺書》。 ► 16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