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行

大堤花欲然,芳郊草不歇。 冶服誰家子,良辰爭馳突。 寶劍本侯家,金鞭自俠窟。 共矜百金裝,相誇千里骨。 雲散歡未終,月明還城闕。 朱門徒御稀,青樓歌管發。 倡女盡朱脣,貴主俱鬒髮。 衣向車中更,燭從坐上沒。 誰論牆東生,白麪羞干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大堤:堤岸。
  • :通「燃」,燃燒,這裏形容花色鮮豔如火。
  • 芳郊:花草芬芳的郊外。
  • 不歇:不停歇,指花草茂盛。
  • 冶服:華麗的服裝。
  • 良辰:美好的時光。
  • 馳突:奔馳,突進。
  • 寶劍:珍貴的劍。
  • 侯家:貴族家庭。
  • 金鞭:金制的馬鞭,象徵富貴。
  • 俠窟:俠客聚集的地方。
  • 百金裝:價值百金的裝飾。
  • 千里骨:指千里馬的骨骼,比喻珍貴。
  • 城闕:城門兩側的樓觀,泛指京城。
  • 朱門:紅漆大門,指貴族豪富之家。
  • 徒御:隨從的車馬。
  • 青樓:妓院。
  • 歌管:歌聲和管樂聲。
  • 倡女:妓女。
  • 朱脣:紅唇,形容女子美貌。
  • 貴主:貴族女子。
  • 鬒髮(zhěn fà):黑而密的頭髮。
  • 坐上:座位上。
  • 牆東生:指貧寒的讀書人。
  • 白麪:指年輕無經驗的讀書人。
  • 干謁(gān yè):求見權貴以求仕進。

翻譯

堤岸上的花兒鮮豔得像要燃燒起來,郊外的草地茂盛得彷彿永不停歇。穿着華麗服裝的年輕人在美好的時光裏爭相奔馳。他們佩戴着來自貴族家庭的寶劍,手持象徵富貴的金鞭,都來自俠客聚集的地方。他們都炫耀着自己的百金裝飾,誇耀着自己的千里馬。

歡樂的時光還未結束,月亮已經升起在京城的城樓之上。貴族家中的車馬稀少,而妓院裏卻歌聲和管樂聲不斷。妓女們塗着紅唇,貴族女子們都有着黑而密的頭髮。他們在車中更換衣服,座位上的蠟燭也漸漸熄滅。誰還會去關心那些貧寒的讀書人,年輕的讀書人羞於求見權貴以求仕進。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春日裏京城貴族子弟的奢華生活和歡樂場景,通過對比貴族與貧寒讀書人的生活狀態,表達了詩人對社會不公和貧富差距的感慨。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生動的語言,如「大堤花欲然」、「芳郊草不歇」等,形象地展現了春日的美景和貴族子弟的放縱。同時,詩末的「牆東生」、「白麪羞干謁」等句,透露出詩人對社會現實的深刻反思和無奈情感。

高叔嗣

明河南祥符人,字子業。號蘇門山人。嘉靖二年進士。授工部主事,改吏部。歷稽勳郎中。出爲山西左參政,斷疑獄,人稱爲神。遷湖廣按察使。卒官。少受知李夢陽,與馬理、王道切磋文藝。有《蘇門集》。 ► 14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