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仲春:春季的第二個月,即農曆二月。
- 春事:春天的景象或活動。
- 殆:幾乎,差不多。
- 客行:旅人行走。
- 流雲:飄動的雲。
- 微雨:細小的雨。
- 身世:個人的經歷和境遇。
- 遲鈍:反應慢,不靈敏。
- 林皋:林邊的山丘。
- 煙郊:煙霧繚繞的郊外。
- 草色長:草色茂盛。
- 感此:因此感到。
- 奈愁顏:如何面對憂愁的面容。
翻譯
春天的景象幾乎已過半,我這個旅人卻仍在不停地行走。 飄動的雲朵漸漸散開,露出白色的日光,細小的雨點輕輕落在青翠的山上。 我個人的經歷和境遇本就遲鈍,應該早早回到林邊的山丘。 煙霧繚繞的郊外,草色茂盛,看到這樣的景象,我如何面對憂愁的面容。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仲春時節的山行景象,通過「流雲開白日,微雨點青山」的細膩描繪,展現了春天的寧靜與美麗。詩中「身世本遲鈍,林皋當早還」表達了詩人對於歸隱生活的嚮往,而「煙郊草色長,感此奈愁顏」則透露出詩人面對自然美景時的複雜情感,既有欣賞也有憂愁。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對人生的深刻感悟。
高叔嗣
明河南祥符人,字子業。號蘇門山人。嘉靖二年進士。授工部主事,改吏部。歷稽勳郎中。出爲山西左參政,斷疑獄,人稱爲神。遷湖廣按察使。卒官。少受知李夢陽,與馬理、王道切磋文藝。有《蘇門集》。
► 144篇诗文
高叔嗣的其他作品
相关推荐
- 《 洞中春日 》 —— [ 明 ] 陳鳴陽
- 《 仲春祭社稷壇 》 —— [ 清 ] 弘歷
- 《 仲春湖上登覽與叔宗同賦 》 —— [ 明 ] 馮夢禎
- 《 晴日登盍簪樓用海嶼韻紀興 》 —— [ 明 ] 霍與瑕
- 《 中春中浣後一日老人挈累下西市寓舍越三日某行感而賦詩呈友人 》 —— [ 宋 ] 洪諮夔
- 《 辛酉仲春經筵親詣傳心殿行禮敬成一章 》 —— [ 清 ] 弘歷
- 《 己亥二月仲退寄桃花雪倡和詩卷次韻 》 —— [ 宋 ] 徐瑞
- 《 仲春田居即事 其一 》 —— [ 明 ] 陳子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