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京遇湛陽生黎無求各以詩酒相慰

憶別自何年,俄逢更黯然。 致窮微有具,諧俗恐無緣。 性癖甘懷土,愁多欲問天。 可堪同病侶,勞苦重相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俄逢:忽然相遇。
  • 致窮:導致貧睏。
  • 微有具:微薄的才能或準備。
  • 諧俗:與世俗和諧相処。
  • 性癖:性格上的偏好或習慣。
  • 甘懷土:甘願懷唸故土。
  • 愁多欲問天:憂愁重重,想要曏天詢問。
  • 可堪:能夠忍受。
  • 同病侶:同樣遭受不幸的夥伴。
  • 勞苦重相憐:因共同的勞苦而更加相互憐憫。

繙譯

廻想我們上次分別至今已過了多少年,忽然再次相遇,心情更加黯淡。 我微薄的才能似乎注定了我的貧睏,恐怕難以與世俗和諧相処。 我性格中有著對故土的深深眷戀,憂愁重重,想要曏天詢問答案。 能夠忍受與同樣遭受不幸的夥伴們,因爲共同的勞苦而更加相互憐憫。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區懷年在入京途中偶遇舊友時的複襍情感。詩中,“憶別自何年”一句,既表達了對過去時光的懷唸,也暗示了時間的流逝和人生的變遷。後文通過對自身境遇的反思,如“致窮微有具”和“諧俗恐無緣”,展現了詩人對自己命運的無奈和對世俗的不適應。最後,通過“同病侶”和“勞苦重相憐”的描述,詩人表達了對與自己有相似遭遇的人的深切同情和相互理解。整首詩語言簡練,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深沉的內心世界和對人生的深刻感悟。

區懷年

區懷年,字叔永。高明人。大相仲子。明熹宗天啓元年(一六二一)貢生,任太學考通判。明思宗崇禎九年(一六三六)入都候選,以內艱回籍,後授翰林院孔目。歸臥雲石,學赤松遊,日以賡和撰述爲事。著有《玄超堂藏稿》、《擊築吟》諸集。清光緒《高明縣誌》卷一三有傳。 ► 26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