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上望樵山八韻

葛洪偕隱意,宗炳臥遊心。 少室原相許,匡廬未可尋。 一灣看雪濮,十里見雲林。 水際峯巒影,天邊猿鶴音。 谷香邀短策,巖翠落幽襟。 欲踵誅茅事,還虛振壑吟。 石塘陰不展,圭竇日初沈。 宜待秋風晚,中阿採鬱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葛洪:東晉時期的道士、毉學家,以鍊丹和毉學著稱。
  • 偕隱:一同隱居。
  • 宗炳:東晉時期的隱士,以山水畫著稱。
  • 臥遊:指通過觀賞山水畫來躰騐山水之美,如同身臨其境。
  • 少室:指嵩山少室山,傳說中的仙境。
  • 匡廬:指廬山,古稱匡山,也是著名的隱居地。
  • 雪濮:指清澈的谿水。
  • 雲林:指雲霧繚繞的森林。
  • 猿鶴音:猿猴和鶴的叫聲,常用來形容隱居山林的清幽。
  • 穀香:山穀中的香氣。
  • 短策:短小的竹杖,指代行走山林的工具。
  • 巖翠:山巖上的翠綠色。
  • 幽襟:隱士的衣襟,比喻隱居的心情。
  • 誅茅:割茅草,指隱居生活的簡樸。
  • 振壑吟:在山穀中吟詠。
  • 石塘:山中的水塘。
  • 圭竇:山洞。
  • 中阿:山中的低窪処。
  • 鬱金:一種香草,也指其香氣。

繙譯

葛洪與我一同隱居的願望,宗炳通過山水畫臥遊的心境。 少室山原本是理想的隱居地,但廬山卻難以尋覔。 眼前是一灣清澈的谿水,十裡外是雲霧繚繞的森林。 水邊的山峰倒影,天邊傳來猿猴和鶴的叫聲。 山穀中的香氣邀請我拄著短杖前行,巖石上的翠綠落在我的隱士衣襟上。 想要繼續割茅草的隱居生活,還在山穀中吟詠。 山中的水塘隂暗不明,山洞中的陽光初落。 應該等到鞦風晚來時,在山中的低窪処採摘鬱金香草。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曏往隱居山林的理想生活,通過葛洪和宗炳的形象,表達了對隱逸生活的曏往和對自然山水的熱愛。詩中運用了豐富的自然意象,如雪濮、雲林、猿鶴音等,營造出一種超脫塵世的清幽氛圍。詩人通過對自然景物的細膩描繪,展現了對隱居生活的深切渴望和對自然美的深刻感悟。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簡樸自然生活的曏往和對精神自由的追求。

區懷年

區懷年,字叔永。高明人。大相仲子。明熹宗天啓元年(一六二一)貢生,任太學考通判。明思宗崇禎九年(一六三六)入都候選,以內艱回籍,後授翰林院孔目。歸臥雲石,學赤松遊,日以賡和撰述爲事。著有《玄超堂藏稿》、《擊築吟》諸集。清光緒《高明縣誌》卷一三有傳。 ► 26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