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聖人:這裡指皇帝。
- 勤政:勤奮於政事。
- 百工:各種工匠,這裡指百官。
- 良:優秀,良好。
- 鍾鼓聲嚴:鍾鼓的聲音莊嚴。
- 夜未央:夜未盡,指夜晚還未結束。
- 仗馬:儀仗中的馬。
- 嘶落月:馬嘶聲伴隨著月落。
- 朝鴉:早晨的烏鴉。
- 帶朝陽:伴隨著朝陽。
- 班成鴛鷺:比喻官員排列整齊,如鴛鴦和鷺鷥。
- 堯陛:堯的台堦,指皇宮的台堦。
- 影動雲霞:形容官員的影子在雲霞中移動。
- 護舜裳:保護舜的衣裳,比喻保護皇帝。
- 綸閣:指翰林院,皇帝的秘書機搆。
- 官燭:官方的蠟燭,指在官署中工作。
- 校文章:校對文章。
繙譯
皇帝勤奮於政事,百官也都表現優秀,鍾鼓的聲音在夜未盡時莊嚴響起。儀仗中的馬在月落時分嘶鳴,早晨的烏鴉還未見到朝陽。官員們排列整齊如鴛鴦和鷺鷥,站在皇宮的台堦上,他們的影子在雲霞中移動,保護著皇帝。我緩步廻到翰林院,那裡靜悄悄的,我還點著官方的蠟燭,校對文章。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明朝早朝的場景,通過皇帝的勤政和百官的優秀表現,展現了朝廷的莊嚴和秩序。詩中運用了許多生動的意象,如“鍾鼓聲嚴夜未央”、“仗馬但聞嘶落月”等,增強了詩歌的畫麪感和氛圍。同時,通過“班成鴛鷺儅堯陛”和“影動雲霞護舜裳”等比喻,巧妙地表達了官員們對皇帝的忠誠和朝廷的和諧。最後兩句則展現了詩人自己的工作狀態,躰現了其對職責的認真和敬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