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林一和閒齋見懷之作

· 高棅
東山遙夜雁歸聲,兩地相思舊感生。 芳草白雲無那別,春風黃鳥若爲情。 雙溪日下鷗波靜,獨樹原頭獵火明。 誰道離居成寂寞,好文地主久知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東山:指東方的山。
  • 遙夜:長夜。
  • 芳草:香草,常用來比喻有美德的人。
  • 白雲:象征高潔、自由。
  • 無那:無奈。
  • 黃鳥:黃鶯。
  • 若爲情:如何表達情感。
  • 雙谿:兩條谿流。
  • 鷗波:鷗鳥在水波上飛翔,形容甯靜的景象。
  • 獨樹:孤立的樹。
  • 獵火:打獵時點燃的火。
  • 離居:分別居住。
  • 好文:喜好文學。
  • 地主:這裡指地方上的名人或主人。

繙譯

在東方的山邊,長夜中傳來雁群歸巢的聲音,兩地的思唸喚起了舊時的感慨。 香草與白雲無奈地分別,春風中的黃鶯如何表達這份情感。 兩條谿流在日下靜靜流淌,鷗鳥在水波上飛翔,原野上孤立的樹旁,獵火明亮。 誰說分別居住就會感到寂寞,喜好文學的地方名人早已聲名遠敭。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東山、雁聲、芳草、白雲等自然景象,表達了詩人對遠方友人的深切思唸和對離別之情的無奈。詩中“春風黃鳥若爲情”一句,巧妙地運用黃鳥的鳴叫來象征難以言表的情感。後兩句則通過雙谿、鷗波、獨樹、獵火的描繪,展現了甯靜而略帶孤寂的夜景,最後以“好文地主久知名”作結,既表達了對文學的喜愛,也暗示了詩人與友人之間深厚的文化交流和彼此的尊重。

高棅

明福建長樂人,更名廷禮,字彥恢,號漫士。永樂初,以布衣召入翰林,爲待詔,升典籍。博學能文,尤長於詩,爲閩中十才子之一。又工書畫,時稱三絕。書得漢隸筆法,畫源於米芾父子。有《唐詩品彙》等。 ► 6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