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答亨甫

· 陸釴
水繞城圍二萬家,市門潮落露寒沙。 橋憐白塔吟風葉,路憶新堤臥雨花。 自愧兒童辭邑里,每因朋舊惜年華。 他時歸臥吳江上,應借滄洲十頃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次韻:依照別人作詩所用韻腳的次序來和詩。
  • 亨甫:人名,可能是詩人的朋友。
  • 陸釴:明代詩人。
  • 市門:市場的門。
  • :憐愛,喜愛。
  • 白塔:白色的塔。
  • 吟風葉:風吹動樹葉發出的聲音。
  • 新堤:新築的堤岸。
  • 臥雨花:雨中的花朵。
  • 自愧:自我感到羞愧。
  • 兒童:這裏指年輕的自己。
  • 辭邑里:離開家鄉。
  • 朋舊:老朋友。
  • 惜年華:珍惜時光。
  • 歸臥:回到家中安睡。
  • 吳江:地名,今江蘇省吳江市。
  • 滄洲:指水邊的地方,多用於形容隱居之地。
  • 十頃霞:形容霞光廣闊,十頃爲虛數,表示廣闊。

翻譯

水環繞着城,圍着兩萬戶人家,市場的門在潮水退去後露出寒冷的沙灘。我憐愛那白塔上風吹葉響的景象,路途讓我回憶起新堤上臥着的雨中花朵。自我感到羞愧,因爲年輕時離開了家鄉,每次因爲老朋友而珍惜時光。將來有一天,我會回到吳江邊上的家中安睡,那時應該可以借到滄洲邊上那廣闊的十頃霞光。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對故鄉景物的深情回憶和對未來歸隱生活的嚮往。詩中,「水繞城圍」、「市門潮落」等句,生動地勾勒出了故鄉的寧靜與美麗。而「橋憐白塔」、「路憶新堤」則表達了詩人對故鄉細節的懷念。最後兩句,詩人表達了對未來歸隱生活的憧憬,希望能在吳江邊享受寧靜與自然的美景。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故鄉和自然的熱愛。

陸釴

陸釴

明蘇州府崑山人,字鼎儀,號靜逸,初冒姓吳。少工詩,與張泰、陸容齊名,號“婁東三鳳”。天順八年進士第二。授編修,歷修撰、諭德,侍東宮。孝宗即位,進太常少卿兼侍讀。有《春雨堂稿》。 ► 39篇诗文